小学初任教师课堂实践推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初任教师课堂实践推理研究
【摘要】:实践推理一直被认为是教师确保自身行动趋于合理,进行“好的教学”的关键因素。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是哲学的或规范的分析,而很少有从真实的教学实践情境出发的实证研究。本论文即是以小学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他们在日常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实践推理的过程与方式,进而归纳小学初任教师实践推理的特征,建构促进教师实践推理的培育机制。在本研究中,实践推理是指处于具体情境或问题中的主体,在做出某种行动时所进行的逻辑思考。研究选取了6名小学初任教师作为分析对象,在所观察的27节课中选取了55个关键事件,并结合事后访谈材料及相关田野笔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初任教师课堂实践推理主要体现出充分条件图式,即教师在课堂中做出某种行动去实现某种目的具有充分的理由,但这种行动并不是实现这种目的的唯一方案;(2)构成初任教师实践推理的前提具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经验前提,包括说明的推论、泛化的推论、对教学的研究和对未来的假设四种形式。(3)初任教师课堂实践推理主要呈现出归纳结构中的“原因-证据”推理结构,这表明教师倾向于提出一种行动方案,而后寻找多种原因支持这种方案。(4)影响初任教师课堂实践推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主体的因素,包括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以及教师的责任心、耐心与自主精神;二是结构的因素,包括时间与任务结构、组织与文化结构和家庭与社会结构三个方面;三是情境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实践推理在教学问题与管理问题中,面向对象是个人还是群体时存在差别。教师的实践推理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教育领域中,好的实践推理不仅需要体现“正义和关怀”等包容的价值,更需要促进价值与理性的传递。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实践推理由于不可逆的时间结构、缺失的资料和同伴参与,使得实践推理的结构趋于简化,推理的难度和任务增加。提升教师的实践推理是一个多方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好的实践推理者,这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能力、禀性和敏感性,进行自我对话,析出并重建推理的结构和理由;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当前教师教育的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顺林;;教育变革背景下初任教师成长的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2 鲁睿;;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3 李黎波;刘畅;;以同伴指导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2期
4 都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8期
5 张建平;顾建军;;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支持体系建设[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赵有军;李Pr玮;;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改善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3期
7 翟艳;;美国初任教师导入方案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2期
8 陈春霞;;初任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12年21期
9 李翠丽;李臣之;;高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设计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年05期
10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适应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专;;学校为初任教师营造一个快速成长的“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2 申艳娥;;初任教师工作压力与组织承诺之关系——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检验[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孙河川;伍玲婵;;初任教师评估标准研究——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启示[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东潍坊学院 周玉衡 王波;加强特殊教育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立新;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竹;小学初任教师信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蒋苏勤;初任教师工作困扰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彬;高校初任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娜;延吉市城市小学初任教师校本入职培训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张玉;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静;生态学视角下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廖敏;农村初任教师反思性成长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芬;中学初任教师“不应期”的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8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19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