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点滴尝试
本文选题:小学语文 + 课堂评价 ; 参考:《考试周刊》2016年28期
【摘要】:教师课堂评价要体现真诚性和针对性;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要放得开。
[Abstract]:Teachers' classroom evaluation should reflect sincerity and pertinence; adopt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to innovate and seek change;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students' mutual evalu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should be open.
【作者单位】: 文安县史各庄小学;
【分类号】:G6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圣进;;《科学》课堂评价的思考与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2 孙露;;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教学案例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邵军;;课堂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4期
4 陈临秋;;于评价处添柴 促课堂之水沸腾——关注课堂评价,成就有效品德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4期
5 孙玲;徐文彬;;三个有效阈中课堂评价知识的建构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8期
6 许瑜函;杨向东;;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2011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1期
7 柴晓超;;浅谈如何灵活运用数学课堂评价[J];学周刊;2012年05期
8 曾家延;徐永军;;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雍晓燕;;以针对性激扬课堂评价的功用[J];四川教育;2013年12期
10 李容;;寻找“高帽子”,作积极的课堂评价[J];四川教育;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琰君;;对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冷”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陈琛;;浮华落尽见真淳 多元智慧共和谐——对课改背景下课堂评价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王悦萍;;课堂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张茹;;小议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评价语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张相奇;;高效课堂评价与重心转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6 赵云生;;优化课堂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途径[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7 姜梅红;;对语文课堂评价的“吹毛求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姜训平;;语文老师,你缺失了什么?——谈语文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吴爱林;;例谈运用延时评价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吴守垣;崔永平;刘北虹;;学习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A];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县长坝学区白杨树坝小学教师 杨满春;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N];陇南日报;2009年
2 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五中学 邵丽芹;我校课堂评价标准解读[N];天津教育报;2012年
3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 邵敏;应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课堂评价:与学生学业成绩密切相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西峰区回民小学 张振芳;浅谈如何进行课堂评价[N];陇东报;2011年
6 尧都区屯里小学 李晓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N];临汾日报;2005年
7 扬州市新华中学 孙勤;课堂评价多样化 音乐教学更有效[N];江苏教育报;2014年
8 童曙泉;本市试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N];北京日报;2004年
9 记者 赵正元;把学生满意作为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白俊英;课堂评价体系建立的制约因素[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松刚;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孙玲;教师课堂评价知识的三维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盛楠;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状况与来源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4 刘佩佩;新课程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沙沙;中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生兰;义务教育数学课堂评价行为的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8 严艳;2+3师范生英语课堂评价作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9 任荣贞;化学探究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豆雨松;教师课堂评价任务设计和使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6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79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