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材的衔接及比较

发布时间:2019-03-14 19:40
【摘要】:从教材的版面设计、知识内容的广度、深度和核心概念表述的差异角度,对小学科学、初中物理教材进行衔接与比较,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ayout design of textbooks, the breadth of knowledge content, the depth of knowledge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core concept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extbooks of primary scienc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use of textbooks.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物理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教育衔接的研究”(E-b/2013/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3.7;G6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玉英;姚建欣;张静;;整合与发展——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2期

2 陈刚;;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标衔接比较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4年12期

3 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4 李佳涛;王静;崔鸿;;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的美国科学教育课程——基于《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5 黄宏军;;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信息库”知识板块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2年20期

6 陈刚;肖晨;;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衔接教育研究现状[J];物理教学探讨;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丹;;角色扮演与情景教学法在笔记本电脑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8期

2 麦裕华;;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学习进阶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4年17期

3 林建芬;盛晓婧;钱扬义;;化学“四重表征”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从15年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研究的回顾谈起[J];化学教育;2015年07期

4 刘恩山;;课程内容少而精 教学过程重实践——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中期待完善的内容[J];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Z1期

5 郭玉英;姚建欣;彭征;;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8期

6 梅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4期

7 邓阳;王后雄;;科学教育的新篇章: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8 朱玉洁;陈凯;康正龙;;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材衔接例析——以南京地区所用教材为例[J];化学教学;2014年07期

9 黄伟;;解析美国科学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7期

10 张发新;;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J];化学教学;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增;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斯海霞;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远杰;论学生叙事[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娟;基于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志鹏;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丹;科学实践理念下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高小童;中美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徐燕;中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郭启祥;基于属性层级模型的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认知诊断[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赵晓丹;高中物理力矢量建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雁;初中物理教学与小学自然知识的衔接及迁移[J];保山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2 周洪池;;中学物理学习的台阶及其教学衔接方法[J];物理教学;2011年04期

3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年07期

4 李红菊;刘恩山;;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重要概念的筛选及其表述[J];生物学通报;2010年10期

5 曹玉章;;例析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衔接特色[J];数理化学习;2010年06期

6 唐健;试谈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7年02期

7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8 董辉;;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J];中学物理;2013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霞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凤池;;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2006年10期

2 陈林海;;初中物理直观经验认识误区[J];第二课堂;2006年12期

3 汤强红;;学会原创初中物理试题[J];物理教师;2006年12期

4 王李新;;初中物理“探究活动”的几个误区[J];考试周刊;2007年08期

5 文华斌;;初中物理的深入浅出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年05期

6 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21期

7 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8 焦爱华;景奉勇;;如何使用初中物理新教材[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9 李春密;;初中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年08期

10 徐德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教学如何适应新教材[J];考试周刊;2008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微;;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2 丁春雨;;初中物理课预习的局限性与方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3 符琴;;初中物理注重过程的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檀守业;;在新课标引领下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5 黄吉豪;;解初中物理电路图的教学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6 马汝辉;;提高初中物理群体成绩的探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周建林;;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洪池;;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第三节《电路的串联和并联》[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刘宇;;把握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10 高吉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常熟市孝友中学 杨红霞;浅谈初中物理中的“多次测量”问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凉州区河东中学 廉锋;初中物理四段复习法[N];武威日报;2009年

3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郭宝华;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科学方法[N];学知报;2010年

4 安塞县王家湾中心学校 张智勇;浅议怎样学好初中物理[N];延安日报;2011年

5 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 陈海军;如何培养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N];学知报;2011年

6 张建春;如何出好一份初中物理试卷[N];伊犁日报(汉);2011年

7 盘县石桥中学 王吉成;物理教学要有趣味性[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龙感湖中学 严诚斌 周海波;如何有效引导学困生学好初中物理[N];黄冈日报;2010年

9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民族中学 周正芬;试论初中物理问答题的教法[N];学知报;2011年

10 邗江区美琪学校 陈鹏生;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及考点分析[N];扬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运保;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玲;构建初中物理和谐课堂的初步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旭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赵智凯;初中物理特长生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群;淮南市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蒋雪梅;广安区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璐;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月;上海初中物理新老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学平;重庆民族贫困县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坤;我国初中物理核心概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小强;C区初中物理实验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0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440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