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23:21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这种学习模式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不过,该模式的应用一般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或初级应用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将小组合作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效果研究,目前尚且处于尝试阶段。如今,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资源日益丰富,课堂学习更加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在阅读了大量文献,查阅了相关资料,观看大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录,参与了2016-2018年漳州市芗城区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相结合。为此,笔者首先在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学通过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对中高年级学生开展课堂现状的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状况,然后在梳理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知网”检索情况

知网,合作学习,情况,小学


图 1.3 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知网”检索情况三、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现状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学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镇府路13号,创办于1937年,悠久,人杰地灵。以“尚德、笃学、励志、创新”为校训。学校占地面积 83809 平,建筑面积 2623 平方米。配有音体美多媒体计算机图书馆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能用室,是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镇区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学校共有十个教学班,人数 271 人。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学以及浦南学区 个完小校(包括宏道小学,溪园小学,谢坑小学,吴浦小学,松洲小学)的信息技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详见附录 1),调查结果如图 1.4, 图 1.5 所示。

学区,中心校,完小,信息技术课程


- 7 -1.4 浦南学区中心校及完小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问卷(教 浦南学区中心校及完小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问卷(教师)从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所有班级全部都有开设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能达到学生人均一台电脑的硬件要求。笔者在调查和访谈过程师进行交流,同时深入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在浦南学区的学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陈桂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01)
[2]借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曹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4)
[3]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刘志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7(50)
[4]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教学探索[J]. 王春喜.  黑河教育. 2017(04)
[5]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策略探析——基于信息技术课堂现实困境的优化研究[J]. 郑冬冬.  教育参考. 2017(02)
[6]新课改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J]. 李德虎.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01)
[7]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卢山.  教育现代化. 2016(29)
[8]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 薛鑫鑫.  中国校外教育. 2016(S2)
[9]浅谈构建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策略[J]. 纪礼.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15)
[10]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J]. 陈芳.  学周刊. 2016(17)

硕士论文
[1]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D]. 徐晓丽.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2]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D]. 刘艳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D]. 刘琴.杭州师范大学 2016
[4]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王丽.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 徐凯.首都师范大学 2009
[6]班级授课制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 姚晓燕.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3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13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