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2 03:06
  课堂倾听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倾听,教师不仅可以发掘学生的独特个性,促进课堂上精彩观点的迸发,还可以在反思己见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教师角色也在转变,对话教学、深度教学在课堂上不同程度的显现,其中不乏蕴含着教师课堂倾听的作用。值得重视的是,课堂上教师有效倾听的普遍性还没有形成,教师倾听缺失或者存在偏差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一位有课堂倾听意愿并且试图研究倾听的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堂倾听的实然表现进行系统地观察和访谈。然后,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全面分析,归纳出该教师课堂倾听的不足以及可能性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师的课堂倾听质量。循此思路,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教师课堂倾听”的内涵、特点以及水平层次进行梳理,为考察研究对象的课堂倾听行为提供研究架构和理论依据。按照课堂中教师倾听实践发生的顺序,理想的教师课堂倾听应当包括倾听前(倾听姿态的准备)、倾听时(对课堂信息的接收)以及倾听后(基于理解的回应...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的个案研究


W教师倾听姿态统计(10课时)[34]

统计图,教师,课时,统计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6否准确、完整地接收言语信息,是进行理解与回应的前提,也是教师课堂倾听的关键。最后,教师课堂倾听应该发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即时性。语文课堂上,不管是导入环节还是文本解读环节,不管是在小组讨论还是个人思考,只要教师有发问的地方,都是课堂倾听的时机。即便是教师没有发问的地方,倘若学生产生了精彩的想法,那么也应该耐心倾听并且进行恰当地解决。(二)W教师课堂接收信息的表现倾听对象的丰富性、倾听内容的全面性、倾听时机的即时性是教师在课堂上接收学生言语信息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本研究中考察W教师课堂接收信息表现的依据。所以,研究者将围绕这三个维度对该教师课堂接收信息的情况进行描述。1.对倾听对象的选择情况倾听对象也就是课堂上言说的主体。前文述及,在W教师的十节语文阅读课当中,学生总计回答231次,也就是说,该教师十节课一共倾听了231条来自学生的言语信息。但是为了更细致地了解该教师的倾听对象是否覆盖了全体同学,研究者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结合班级座位图对倾听对象进行了标记。课堂观察结束后,笔者结合座位图和观察结果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对倾听对象按照语文学科能力进行了的层次划分,得出的数据如下。图2-2W教师选择倾听对象统计图(10课时)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W老师更青睐于接收学生个体的言语信息,大约占学生回答总次数的83%左右。而在被倾听的学生个体当中,优等生占到37.2%;后进生次之,占到23.9%;中等生最少,占到22.1%。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W

教师,学生,课时,情况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教师的课堂上,全班43名学生当中大约只有20名学生有被倾听的机会,而这20名学生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占到了大约9名,后进生大约有6名,其他则为中等生。譬如,W教师在执教《画杨桃》一课时,被倾听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班级中的大约17名学生,而这17名学生中,大约7名是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有5名是学生能力较弱的,其他则为中等生。很显然,W教师对于倾听对象的选择虽然兼顾了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但是各层次之间的比例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2.对倾听内容的关注情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课堂倾听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不同想法的倾听、对学生不同表达的倾听两个方面。(1)对学生不同想法的关注情况学生的想法有两种,即期待答案和非期待答案。期待答案是指与教师预设或者前见经验相符的答案,非期待答案则是与教师预设或者前见经验不相符的答案。真正有效的课堂倾听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当是包容的,并不以是否符合预设而有所区别。为此,研究者结合课堂录像和观察记录,对十节课中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关注情况进行了梳理。对于学生的想法和观点,W教师主要有打断、忽视和接收三种表现。其中,打断是教师用语言中断学生的发言;忽视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理睬,直接跳过;接收则是以针对性的回应为表征,表示教师接收到了学生的言语信息,统计情况如下图所示。图2-3W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关注情况统计(10课时)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31条言语信息当中,教师对于大多数的言语信息都进行了接收,占到86.1%,而打断和忽视的次数相对较少,只有13.9%。显然,该教师对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倾听的教学论意义[J]. 袁志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2)
[2]小学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课堂倾听行为的对比研究[J]. 李建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11)
[3]课堂教学倾听的常见误区及归因分析[J]. 陈彩萍,李如密.  江苏教育研究. 2012(01)
[4]对话教学中的教师倾听[J]. 张光陆.  全球教育展望. 2011(10)
[5]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期待答案引导和师生创造力发展实验设计[J]. 范铭.  当代教师教育. 2011(03)
[6]论教师的课堂倾听技能[J]. 郭永峰,徐来祥.  教学与管理. 2011(22)
[7]倾听教育:内涵、意义及策略[J]. 袁菊.  江苏教育研究. 2011(16)
[8]浅议教学倾听的重要性[J]. 王红莉.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9]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J]. 周杰.  全球教育展望. 2011(03)
[10]老师要学会倾听[J]. 董服相.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05)

博士论文
[1]教学倾听研究[D]. 宋立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的问题研究[D]. 龚海燕.苏州大学 2013
[2]“倾听”与“言说”: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D]. 鲜兰.华中师范大学 2009
[3]教学倾听艺术[D]. 史金榜.曲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56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56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