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幼衔接中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
发布时间:2021-08-23 16:18
小幼衔接中的家校合作指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形成对受教育者——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合力,最终使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协调一致,形成互融共通的家校关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本研究将小幼衔接中家校合作分为五个方面:家校双方明确责任、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家校双方信息沟通、家长志愿服务及家校共同辅导孩子在家学习。本研究旨在调查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现状,通过分析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提高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使用的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问卷调查法中,笔者设计了家校合作现状问卷,选取L省4所小学11个班级(均为一年级)的家长为被试,共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2份,问卷回收率为96.4%。在访谈调查法中,笔者对6所小学教龄不同的8位一年级班主任老师进行访谈,8位一年级班主任分别任职于热点小学和非热点小学。本研究发现不同家长群体在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存在以下差异:第一,热点小学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非热点小学家长。第二,本市常住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本市暂居家长。第三,家庭资本优势型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过程
(二)研究方法
三、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家校双方明确责任
(二)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
(三)家校双方信息沟通
(四)家长志愿服务
(五)家校共同辅导孩子在家学习
四、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同类型学校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二)是否为本市常住家庭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三)孩子是否独生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四)不同父母职业阶层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五)父母文化程度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六)不同家庭月收入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七)不同家长角色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八)不同孩子性别的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五、入学适应和家校合作的关系
(一)任务取向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二)行为控制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三)自表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四)同辈社交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六、不同家长群体在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差异
(一)热点小学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非热点小学家长
(二)本市常住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本市暂居家长
(三)家庭资本优势型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家庭资本劣势型家长
(四)孩子母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孩子父亲
(五)女孩家长参与程度明显高于男孩家长
七、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双方主体职责不清,企图转移自身责任
(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权威主义突出,不欢迎家长参与合作
(三)家校双方沟通重学习轻兴趣
(四)家长参与层次低
(五)学校缺少对家长的指导
八、小幼衔接阶段有效家校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责任边界
(二)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小幼衔接家校合作的专项培训
(三)推动家校合作内容及形式的多元化
(四)提高非热点小学教师家校合作能力
(五)援助家庭文化资本弱势型家长
九、创新与局限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一、中文期刊类
二、外文文献类
附录一 小幼衔接中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家长问卷)
附录二 学生学校适应评定量表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及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校合作中主体与权责的边界问题思考[J]. 于丹丹,赵海楠. 教学与管理. 2020(06)
[2]新时代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杨扬. 教学与管理. 2020(03)
[3]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的缺失与引导[J]. 蔡艺玮. 教学与管理. 2019(35)
[4]系统论视域下的家校合作:目标、类型与活动规划[J]. 张霄.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2)
[5]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 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 当代教育论坛. 2020(01)
[6]嵌入视角下家校共育效能提升的实践机理——基于“平度模式”的考察[J]. 张水玲.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1)
[7]建设家校学习共同体 构建家校合作新形态[J]. 单志艳. 人民教育. 2019(22)
[8]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创新[J]. 李潮海,徐文娜,康健.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
[9]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边玉芳,周欣然.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10]是什么影响了家师关系——基于家长、教师、家校互动多因素综合视角的实证研究[J]. 梁丽婵.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本文编号:3358195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过程
(二)研究方法
三、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家校双方明确责任
(二)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
(三)家校双方信息沟通
(四)家长志愿服务
(五)家校共同辅导孩子在家学习
四、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同类型学校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二)是否为本市常住家庭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三)孩子是否独生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四)不同父母职业阶层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五)父母文化程度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分析
(六)不同家庭月收入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七)不同家长角色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八)不同孩子性别的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差异研究
五、入学适应和家校合作的关系
(一)任务取向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二)行为控制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三)自表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四)同辈社交能力与家校合作各维度的关系
六、不同家长群体在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差异
(一)热点小学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非热点小学家长
(二)本市常住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本市暂居家长
(三)家庭资本优势型家长家校合作参与程度高于家庭资本劣势型家长
(四)孩子母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孩子父亲
(五)女孩家长参与程度明显高于男孩家长
七、小幼衔接阶段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双方主体职责不清,企图转移自身责任
(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权威主义突出,不欢迎家长参与合作
(三)家校双方沟通重学习轻兴趣
(四)家长参与层次低
(五)学校缺少对家长的指导
八、小幼衔接阶段有效家校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责任边界
(二)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小幼衔接家校合作的专项培训
(三)推动家校合作内容及形式的多元化
(四)提高非热点小学教师家校合作能力
(五)援助家庭文化资本弱势型家长
九、创新与局限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一、中文期刊类
二、外文文献类
附录一 小幼衔接中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家长问卷)
附录二 学生学校适应评定量表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及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校合作中主体与权责的边界问题思考[J]. 于丹丹,赵海楠. 教学与管理. 2020(06)
[2]新时代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杨扬. 教学与管理. 2020(03)
[3]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的缺失与引导[J]. 蔡艺玮. 教学与管理. 2019(35)
[4]系统论视域下的家校合作:目标、类型与活动规划[J]. 张霄.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2)
[5]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 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 当代教育论坛. 2020(01)
[6]嵌入视角下家校共育效能提升的实践机理——基于“平度模式”的考察[J]. 张水玲.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1)
[7]建设家校学习共同体 构建家校合作新形态[J]. 单志艳. 人民教育. 2019(22)
[8]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创新[J]. 李潮海,徐文娜,康健.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1)
[9]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边玉芳,周欣然.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10]是什么影响了家师关系——基于家长、教师、家校互动多因素综合视角的实证研究[J]. 梁丽婵.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本文编号:3358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5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