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教学研究 ——以苏教版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7 03:1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古诗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文包诗”作为小学古诗教学的创新,引起了教师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作了明确的阐释,其中一条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典范,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难教,也难学,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出于“便教利学”的目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自主地开发了“文包诗”这一特殊的文本样式,为古诗教学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绪论、本论、结论。在绪论部分,笔者对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现状和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本论部分主要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从内涵、呈现特点和教学价值三个方面对“文包诗”作了概述,具体地阐释了“文”“诗”的内在不同,分析了“文包诗”的编选特点,并从“便教”和“利学”的角度阐明了“文包诗”的教学价值。第二章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从众多“文包...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概述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内涵及特征
        一、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特征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编选特点
        一、形式上:多样性
        二、内容上:集中性
        三、分布上:梯度性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教学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自主性
        二、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三、提高学生内化语言能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文包诗”教学中的问题
        一、束缚想象,禁锢思维
        二、违背史实,本末倒置
        三、囿于创写,形式单一
    第二节 “文包诗”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文”先入为主,影响古诗教学
        二、“文”一枝独秀,忽视古诗教学
        三、“文”画地为牢,局限古诗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教学策略
    第一节 提升古诗陌生化指数
        一、寻找支点,熟悉中寻陌生
        二、对比阅读,比较中觅陌生
        三、独特填补,空白中探陌生
    第二节 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
        一、以文会诗,解诗意
        二、以文赏诗,入诗境
        三、以文悟诗,体诗情
    第三节 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
        一、作品链接,深化主题
        二、读写迁移,针对训练
        三、学法实践,引领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致谢



本文编号:3397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97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