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文化亦是强国强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武术代表着我国国家形象,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洞鉴古今,方能继续前进。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少年强则国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无疑是对学校武术教育(武术教材的编订)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小学武术教材的变迁为研究对象,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材编写的依据,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内容变化方面,梳理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变化,把握其演变规律和存在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的沿革进行比较和分析,经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武术教材受时代背景影响,紧跟体育指导思想变化。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空白期(1949—1956)、初创期(1957年—1965年)、文革“十年”重创... 

【文章来源】:西安体育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的变迁研究


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结构变化

小学体育,错别字,教材,评价学生


建国以来小学武术教材的变迁研究节约钻研教材的时间,并且在教学内容最后“教学评价”中不仅评价学生参与武术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制定不同水平阶段以定性标准评价学生所学情况,为教师提供参考。

挂图,小学体育,掌心,教材


18图 3 “冲拳运动”挂图不规范文字与挂图不符“拳心”写为“掌心”(图片来源:1961 版小学体育教材)4.2.2 武术教材的深层结构武术教材的深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四大目标。建国以来 8 版武术教材中教学任务是基本是增强学生灵敏、柔韧等的身体素质,增加关节活动性、柔韧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耐劳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可以看出武术教材由注重技能目标、态度目标逐渐增加建立知识目标,但缺少能力目标的建立,要求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拳术套路的技能目标、培养,但在武术理论基础知识要求较少,缺少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主要说的是能力训练目标,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样,有的学的快,有的较慢,武术教材内容


本文编号:3433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433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