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数形结合策略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21:53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主要特征表现为智力正常,但数学成绩落后。数学学习困难并非由其他身体障碍或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全面反映数学能力的应用题解题方面存在很大困难。鉴于数形结合策略在普通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方面有正面影响,本研究对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方面进行数形结合策略教学干预,采用个案的方式,对两名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教学干预。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法之跨被试多基线的方式和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探讨数形结合策略干预是否能够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解题成绩,数形结合策略干预是否具有积极的效果。研究对象为两名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自变量为数形结合策略的教学,因变量为数形结合策略习得情况和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基线期(A),干预期(B),维持期(A1)。本研究采用目视分析的方法,结合访谈建立社会效度,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接受数形结合策略干预后,两名数学学习困难研究对象数形结合策略的达成分数都有增加的趋势。(2)在撤除数形结合策略的干预后,两名数学学习困难研究对象数形结合策略的达成分数仍然具有一定的维持效果...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数形结合策略个案研究


图3.2研宄实验程序图??

曲线图,数学应用题,学生,分数阶


成效分述如下:??4.1.1学生甲数学应用题解题成效分析??学生甲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阶段内成效分析与阶段间成效分析见图4.1,表??4.1?和表?4.2。??難期?介入期?维持期??_?13??应3??1:?—^??i??0??1?2?3?4?5?6?7?8?1234567gl234567s??评量次??数??图4.1学生甲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曲线图???表4.1学生甲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阶段内成效分析???分析内容?段???基线期A?介入期B?维持期A1??阶段长度?8?8?8??趋向预估?-?/?-??(好+、坏一、未变=)?(=)?(+)?(=)??趋向稳定性?稳

曲线图,数学应用题,学生,分数阶


题得分具有获得及维持成效。??4.1.2学生乙数学应用题解题成效分析??学生乙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阶段内成效分析与阶段间成效分析见图4.2,表??4_3?和表?4.4。??&?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g?10??¥?9?产、??|?;??1??0???…-??????1?2?3?4?5?5?7?1?1?2?3?4?5?S?7?g?1Z34567?S??评量次??数??图4.2学生乙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曲线图???表4.3学生乙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数阶段内成效分析???— ̄7TTI?阶段?———…??分析内容???基线期A?介入期B?维持期A1??—?阶段长度?8?8?8 ̄??趋向预估?\?/?-??(好+、坏一、未变=)?(-)?(+)(=)??趋向稳定性?多变50%?稳定87.5%?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形结合”激活数学思维[J]. 陈香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17(10)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应用探析[J]. 吴芹.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5)
[3]让小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J]. 陈蕾.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2)
[4]“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谢玉红.  学周刊. 2015(26)
[5]数形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思维意蕴与教学价值[J]. 徐文彬.  小学数学教育. 2015(10)
[6]以形思数,使数学问题具体化[J]. 张兴广.  华夏教师. 2015(05)
[7]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 张晓明.  学周刊. 2014(33)
[8]“以形助数”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J]. 郑宏伟.  学周刊. 2014(15)
[9]单一被试实验法在特殊儿童干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韦小满,刘宇洁,杨希洁.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4)
[10]“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孙强.  赤子(中旬). 2014(03)

博士论文
[1]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D]. 张俊忠.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论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D]. 于丹.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小学数困生应用题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干预研究[D]. 郝慧颖.山西大学 2007
[3]学习障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研究[D]. 胥兴春.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02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02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