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以巨鹿县育才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1 12:52
本文首先对语文校本课程研究现状和语文楹联校本课程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梳理。之后结合巨鹿县育才小学楹联校本课程开发情况以及初期情况调查找到了楹联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楹联校本课程设置笼统,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师资缺乏,学生接受力低,社会认可度不高,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立足问题找到了问题的成因,并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家庭、学生微观层面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以巨鹿县育才小学作为楹联教学对象,通过对育才小学楹联校本课程的近期实践活动的调研提出问题改进策略。其中包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和结构三方面科学的设置楹联课程;结合本校资源、本土特色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健全师资培养机制实行自我学习、专项培训和外聘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整合网络力量、加强家校合作提升楹联文化传播辐射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楹联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对楹联的学习力等六个方面。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7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楹联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1教师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2)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度调查巨鹿县育才小学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圆满完成的有19%,基本完成的有61%,有待完善的占16%,没有完成的占4%。从结果可以看出育才小学学生认为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学生对楹联教学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这就意味着育才小学楹联教师仍旧需要加强楹联知识学习,使学生有机会享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图2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3)教学实践方式情况调查巨鹿县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教学实践方式中喜欢课堂讲解的有24%,喜欢实地采访的
18有61%,喜欢现场创作评比的占31%,喜欢诵读感悟的占44%。从结果可以看出育才小学学生认为楹联教学实践方式中实地采访的形式更受欢迎。但是育才小学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楹联的实地采访,生动的图片和亲身体验能让楹联课堂更加的生动、具体和真实。图3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第二章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节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对楹联校本课程投入开始增大,政策制度方面开始倾斜,学校的楹联校本课程建设迎来了契机。在对楹联校本课程现状的分析和对育才小学楹联校本课程的之前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楹联校本课程中存在课程标准不明确、课程资源缺乏、社会认可率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接受力低、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一、楹联校本课程中课程设置笼统楹联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是以楹联课程有序、科学的开展作为前提的,那么楹联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就尤为重要。现如今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经过调查课程标准的基础目标和学段目标基本与《语文课程标准》相符,基本吻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标准。但是课程目标具体设置上随意性比较强,学校没有分学段制定,对于不同学段的学习就不能很好落实课程内容。楹联校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项羽文化寻踪”校本课程为例[J]. 刘恒全,严思源. 基础教育参考. 2019(23)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以《中学生对联入门》为例[J]. 曹丽娟. 甘肃教育. 2019(17)
[3]“东林书院的楹联与匾额赏析”教学设计[J]. 王荐. 江苏教育. 2019(59)
[4]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 李洪海.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8)
[5]浅谈如何在楹联教学中体现语文课堂的核心素养[J]. 杨曙明. 考试周刊. 2019(55)
[6]如何利用地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包公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为例[J]. 吕怡.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4)
[7]挖掘楹联价值 弘扬国学文化[J]. 冉小燕.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9)
[8]语文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路径[J]. 刘菊华. 语文建设. 2018(15)
[9]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关系的断裂与重构[J]. 范涌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5)
[10]新媒体时代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 刘太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硕士论文
[1]玉溪高中楹联教学研究[D]. 刘绍春.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D]. 文喜.贵州师范大学 2017
[3]楹联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 牛健蕊.兰州大学 2017
[4]中小学楹联文化传承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 何欢.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 臧霜.首都师范大学 2014
[6]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与反思[D]. 汝卫兵.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研究[D]. 孙胜男.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流行文化引入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与思考[D]. 徐叶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6
[9]论农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D]. 刘秋桂.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0314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7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楹联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1教师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2)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度调查巨鹿县育才小学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圆满完成的有19%,基本完成的有61%,有待完善的占16%,没有完成的占4%。从结果可以看出育才小学学生认为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学生对楹联教学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这就意味着育才小学楹联教师仍旧需要加强楹联知识学习,使学生有机会享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图2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3)教学实践方式情况调查巨鹿县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教学实践方式中喜欢课堂讲解的有24%,喜欢实地采访的
18有61%,喜欢现场创作评比的占31%,喜欢诵读感悟的占44%。从结果可以看出育才小学学生认为楹联教学实践方式中实地采访的形式更受欢迎。但是育才小学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楹联的实地采访,生动的图片和亲身体验能让楹联课堂更加的生动、具体和真实。图3学生楹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第二章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节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对楹联校本课程投入开始增大,政策制度方面开始倾斜,学校的楹联校本课程建设迎来了契机。在对楹联校本课程现状的分析和对育才小学楹联校本课程的之前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楹联校本课程中存在课程标准不明确、课程资源缺乏、社会认可率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接受力低、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一、楹联校本课程中课程设置笼统楹联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是以楹联课程有序、科学的开展作为前提的,那么楹联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就尤为重要。现如今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经过调查课程标准的基础目标和学段目标基本与《语文课程标准》相符,基本吻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标准。但是课程目标具体设置上随意性比较强,学校没有分学段制定,对于不同学段的学习就不能很好落实课程内容。楹联校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项羽文化寻踪”校本课程为例[J]. 刘恒全,严思源. 基础教育参考. 2019(23)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以《中学生对联入门》为例[J]. 曹丽娟. 甘肃教育. 2019(17)
[3]“东林书院的楹联与匾额赏析”教学设计[J]. 王荐. 江苏教育. 2019(59)
[4]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 李洪海.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8)
[5]浅谈如何在楹联教学中体现语文课堂的核心素养[J]. 杨曙明. 考试周刊. 2019(55)
[6]如何利用地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包公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为例[J]. 吕怡.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4)
[7]挖掘楹联价值 弘扬国学文化[J]. 冉小燕.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9)
[8]语文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路径[J]. 刘菊华. 语文建设. 2018(15)
[9]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关系的断裂与重构[J]. 范涌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5)
[10]新媒体时代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 刘太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硕士论文
[1]玉溪高中楹联教学研究[D]. 刘绍春.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D]. 文喜.贵州师范大学 2017
[3]楹联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 牛健蕊.兰州大学 2017
[4]中小学楹联文化传承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 何欢.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 臧霜.首都师范大学 2014
[6]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与反思[D]. 汝卫兵.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研究[D]. 孙胜男.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流行文化引入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与思考[D]. 徐叶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6
[9]论农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D]. 刘秋桂.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0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2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