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儿童真实成长的现代生活教育课程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四川大学附属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1 2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高分低能""伤仲永"的现象,学生社会情感发展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日益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名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低,生活能力不强,就业、创新及创业能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应该基于现代生活的现实和需要,密切联系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帮助亿万少年儿童实现真实成长,这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2020,(3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儿童真实成长的现代生活教育课程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四川大学附属小学为例


儿童真实成长的五大支柱与课程框架

序列,课程,序列,儿童


在五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附小形成了适应儿童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生长需要的高位融合的纵向六大序列“学习课程”,包括:(1)以数学、科学领衔的,能促进儿童批判思维、科学精神生长的“儿童与思维”求真课程;(2)以道法、品社领衔的,能促进儿童品德情操、社会责任生长的“儿童与道德”从善课程;(3)以音乐、美术领衔的,能促进儿童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生长的“儿童与艺术”尚美课程;(4)以体育、心理领衔的,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健康生活生长的“儿童与健康”乐健课程;(5)以信息技术、劳动实践领衔的,能促进儿童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生长的“儿童与实践”学活课程;(6)以语文、研学领衔的,能促进儿童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生长的“儿童与人文”悦群课程。每一序列以关键学科领衔,按课程序列布局学校设施,设计组织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研究。(如图2所示)1. 形成附小学科基本主张

系列课程,儿童,课程组织,个性


儿童与生活系列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学生的真实成长考量教育的有效性[J]. 杨小微.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3)
[2]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J]. 李家成.  教育发展研究. 2003(03)



本文编号:3620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20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