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教室角落里的学生——对一位“问题学生”的个案田野考察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04 22:49
  以"教室角落里的学生"为隐喻,把问题学生M同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基于田野研究的视域,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为研究手段,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对作为问题学生的M同学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认识,发现班主任视野中的M学生令人费解和触动内心,同伴帮扶者视野中M同学是学习问题突出与边缘化的存在者,母亲视野中的自己孩子是顽皮、孝顺与学习习惯较差,从研究者的视野看M同学是需要理解与关爱的学生。进而又进行多维度的归因省思和反思性探讨,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三个维度进行归因分析,探究M同学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最后,以谁之负责和相关教育主体何以面对"问题学生"两个层面进行反思性和探讨。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论:概念界定、考察对象的显现与研究视域
    (一)“问题学生”的概念界定
    (二)“问题学生”的显现:与M同学的初次相遇
    (三)面对“问题学生”研究视域的解释
二、诊断“教室角落里的学生”:多维主体视野认知中对M同学的考察
    (一)班主任视野中的M学生:令人费解和触动内心
    (二)同伴帮扶者视野中的M同学:学习问题突出与边缘化的存在者
    (三)母亲视野中的自己孩子:顽皮、孝顺与学习习惯较差
    (四)研究者视野中对M同学的认识:需要理解与关爱的学生
        1. M同学的课堂内外观察
        2.与M同学的随机性非正式访谈
三、归因“教室角落里的学生”:M同学面临问题的多维归因省思
    (一)家庭层面:家庭对“问题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学生生命成长和学校教育担当的相对疏离
    (三)学生层面归因的分析
四、反思“教室角落里的学生”:谁之制造、责任与何以面对
    (一)面对“问题学生”:谁之制造与应当负责
    (二)面对“问题学生”:相关教育主体何以应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题学生”转化的有效策略[J]. 姚亚平.  教书育人. 2018(10)
[2]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思考[J]. 李彦.  理论观察. 2005(03)



本文编号:3685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85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