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共谋:家长参与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2:48
  研究显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能够对儿童的求学生涯带来学习成绩提高和竞争力增强的积极影响,并同时是解决诸多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并与学校产生教育合力,正逐渐成为教育界共同的追求。然而,受学校、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参与存在差异,甚至部分家长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基于此,本研究以教育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田野观察走进学校日常教育生活,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参与方式为观察切入点,描述“前台”参与和“后台”协作两类参与样态,并结合不同参与方式下的学生在校表现,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将表层现象与深层社会动因联系起来,挖掘背后的逻辑。有限的资源必引起人们争抢。为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中上阶层家庭凭借家庭文化资本优势,采取行动以使文化资本和社会阶层在儿童身上得到复制或再生产,带来潜在的不平等。同时,学校、教师及学校课程代表着社会支配阶层的意志,传递社会主导价值。与学校“异质”的儿童出现不适感,而“同质”的儿童则如鱼得水,进而各自得到不同的教育受益。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研究者基于学校教育难题、个人生活历程及对国内外家长参与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阐述对家长参与...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一) 学校教育中的公共议题
        (二) 个人困扰
    二、研究综述
        (一) 家长参与内涵研究
        (二) 家长参与分类研究
        (三) 家长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四) 述评与反思
        (五) 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延伸
    一、G小学概况
        (一) G小学区位环境
        (二) X教师与她的W班级
    二、家长参与下的成长
        (一) 学业成就的获得
        (二) 情感关系的满足
    三、W班家长参与样态
        (一) 低效参与
        (二) 良性参与
第二章 “前台”参与:家长配合
    一、H学生及其家庭
    二、背离性参与
        (一) 对成绩的执着
        (二) 对活动的投入
        (三) 工具性交往
        (四) 过度参与
第三章 “后台”协作:家校协同
    一、J学生及其家庭
    二、契合性参与
        (一) 对能力的青睐
        (二) 对活动的缺席
        (三) 情感性交往
        (四) 适度参与
第四章 家长参与的隐匿力量
    一、配合还是契合?
        (一) 被偏爱的参与
        (二) 收益之异同
    二、学校的选择
        (一) 学校:社会把关者
        (二) 教师:社会代言人
        (三) 课程:价值附载体
    三、家长的行动
        (一) 家庭优势
        (二) 与校同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是什么阻碍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参与——阶层差异、学校选择性抑制与家长参与[J]. 吴重涵,张俊,王梅雾.  教育研究. 2017(01)
[2]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J]. 白云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J]. 肖日葵.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2)
[4]在家努力还是参与学校: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情况调查[J]. 刘丽伟,李敏谊.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6)
[5]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J]. 谢维和.  教师. 2015(14)
[6]论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其回应[J]. 杨琼.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04)
[7]家校合作的家庭视角——《家庭优势: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中译本序[J]. 吴重涵.  教育学术月刊. 2015(04)
[8]学校文化资本的公平运作[J]. 喻玮,罗生全.  当代教育科学. 2014(12)
[9]小学生家庭经济背景对语、数学业成就预测效应比较[J]. 赵宁宁,樊金凤,杨贝贝,马媛.  教育科学. 2014(02)
[10]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家校合作关系构建[J]. 朱红.  教育探索. 2014(01)

博士论文
[1]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 宫留记.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沉默的力量[D]. 常亚慧.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互动下的成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家长影响的个案研究[D]. 印婷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家长参与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D]. 叶月婵.西北师范大学 2010
[3]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D]. 张帆.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0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90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