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21:0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语文教科书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依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研究百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改进。本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在数量、价值取向、共选篇目方面的变迁具有哪些特征?影响变迁的因素有哪些?变迁对于当前的语文教科书编制与使用又会带来哪些启示?论文以清末、民国、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的12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制订了个人私德、家庭伦理、社会公德、国家情怀、科学精神、民风民俗等6个维度33个类目的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对12套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载体——中国神话、寓言、名人故事、古诗词篇目的数量、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作了分析研究。论文梳理了12套教科书中共有篇目20篇,对篇目内容及表达方式的发展变化作了归纳分析。论文还对百年小学语文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变迁作了归因,并揭示这一研究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从篇目数量变迁上来看,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要素的研究
(二)关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语文教科书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七、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目的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一)样本教科书
(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的四类文体
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一)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依据
(二)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
(三)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各级类目定义
第三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分析
(一)总体分析
(二)四个阶段分析
二、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特点
(一)整体变迁特点
(二)四类文体变迁特点
第四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清末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二)民国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四)改革开放后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二、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特点
(一)始终重视个人私德之养成,私德取向各有侧重
(二)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家庭伦理约束力逐渐减弱
(三)由家族公德转向社会公德,从被动忍让转为积极行为
(四)爱国主义是永恒主题,爱国行为逐渐生活化
(五)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始终,愈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对民风民俗态度有转变,从一味摒弃到重视文化传承
第五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数量统计
二、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特点
(一)篇目内容的变迁特点
(二)表达方式的变迁特点
第六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性质的影响
二、文化传统的影响
三、教育政策的影响
四、文化运动及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七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一、对教科书编写者的启示
(一)尊重经典,改编适当
(二)注重文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三)增加社会公德意识选文
(四)增加“超越性”价值取向
二、对教师的启示
(一)尊重、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升文化底蕴,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三)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赋予其现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两面性思考[J]. 何如意. 汉字文化. 2018(17)
[2]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和价值取向[J]. 曹瑞冬,吴梦柔. 知与行. 2017(11)
[3]家国传统与治理转型[J]. 刘毅.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6)
[4]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德育价值[J]. 齐久祥.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02)
[5]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坚守与嬗变——基于百年语文课程文件的分析[J]. 俞明雅. 教育参考. 2016(01)
[6]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 彭菊花. 理论月刊. 2015(01)
[7]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J].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2014(12)
[8]价值支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J]. 邢宗兰.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9]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J]. 罗浩.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10]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浅析[J]. 吕妍. 学理论. 2013(15)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 毕苑.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宏儒.陕西科技大学 2018
[2]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要素的比较研究[D]. 倪素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秦晶晶.西华师范大学 2017
[4]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 臧霜.首都师范大学 2014
[5]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D]. 李墨.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 朱雪.西华大学 2013
[7]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D]. 金铭.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热研究[D]. 才爽.辽宁大学 2011
[9]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D]. 李巧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1
[10]寓言: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 陈岳纯.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9477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要素的研究
(二)关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语文教科书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七、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目的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一)样本教科书
(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的四类文体
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一)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依据
(二)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
(三)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各级类目定义
第三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分析
(一)总体分析
(二)四个阶段分析
二、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特点
(一)整体变迁特点
(二)四类文体变迁特点
第四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清末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二)民国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四)改革开放后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二、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特点
(一)始终重视个人私德之养成,私德取向各有侧重
(二)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家庭伦理约束力逐渐减弱
(三)由家族公德转向社会公德,从被动忍让转为积极行为
(四)爱国主义是永恒主题,爱国行为逐渐生活化
(五)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始终,愈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对民风民俗态度有转变,从一味摒弃到重视文化传承
第五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数量统计
二、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特点
(一)篇目内容的变迁特点
(二)表达方式的变迁特点
第六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性质的影响
二、文化传统的影响
三、教育政策的影响
四、文化运动及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七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一、对教科书编写者的启示
(一)尊重经典,改编适当
(二)注重文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三)增加社会公德意识选文
(四)增加“超越性”价值取向
二、对教师的启示
(一)尊重、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升文化底蕴,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三)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赋予其现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两面性思考[J]. 何如意. 汉字文化. 2018(17)
[2]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和价值取向[J]. 曹瑞冬,吴梦柔. 知与行. 2017(11)
[3]家国传统与治理转型[J]. 刘毅.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6)
[4]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德育价值[J]. 齐久祥.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02)
[5]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坚守与嬗变——基于百年语文课程文件的分析[J]. 俞明雅. 教育参考. 2016(01)
[6]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 彭菊花. 理论月刊. 2015(01)
[7]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J].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2014(12)
[8]价值支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J]. 邢宗兰.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9]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J]. 罗浩.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10]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浅析[J]. 吕妍. 学理论. 2013(15)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 毕苑.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宏儒.陕西科技大学 2018
[2]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要素的比较研究[D]. 倪素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秦晶晶.西华师范大学 2017
[4]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 臧霜.首都师范大学 2014
[5]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D]. 李墨.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 朱雪.西华大学 2013
[7]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D]. 金铭.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热研究[D]. 才爽.辽宁大学 2011
[9]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D]. 李巧慧.辽宁师范大学 2011
[10]寓言: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 陈岳纯.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9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994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