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式语法的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17:16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文明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逐渐适应了人际交往中日益复杂化了的需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习作是小学中段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和实现交流沟通的重要语文实践活动之一。国内外语言研究证明构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教学的重要意义,陆俭明等人所提出的“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的可取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验证。构式语法理论并不是某种单一的语法理论,它涵盖了基于使用的语法理论模型,能够解释语言实例和语言概括习得。本文聚焦于句子层级的构式,从其形式、意义和功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将句子构式应用于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之中。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和前人关于习作教学的研究成果,解读了构式语法理论的相关内涵,阐释了构式语法理论之于中段习作教学的可能性和价值。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发现当前小学中段学生面临的习作问题:学生习作兴趣较高但信心不足;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学生对作文句子、内容的逻辑和格式的修改不够重视。本研究尝试将句子构式应用于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之中,...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重要性
2.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3. 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4. 个人对习作教学的兴趣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构式语法国外研究综述
2. 构式语法国内研究综述
3.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构式语法理论的内涵解读
一、“构式”的界定
二、“构式”的具体内容
三、构式语法中的分析法
第二章 构式语法理论之于中段习作教学的可能性阐释
一、中段习作的特点
二、基于构式语法重新解读小学中段习作教学
(一) 语言的书面性
(二) 文体的规范性
(三) 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章 构式语法理论之于中段习作教学的价值阐明
一、清晰学生习作认知
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三、增强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
四、提高教师习作教学效率
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章 基于构式语法的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实践路径
一、习得构式
二、激活图式
三、提供支架
四、自主习作
五、修改作文
第五章 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一) 学生习作兴趣
(二) 学生习作信心
(三) 学生习作能力
(四) 教师习作教学中语法知识讲授情况
三、教师访谈结果
四、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问题
(一) 学生习作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 教师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问题成因分析
(一) 学生习作成就感不足
(二) 学生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师对学生习作兴趣认知的偏差
(四) 教师习作指导的偏差
第六章 基于构式语法的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行动研究
一、实践探索
(一) 教学实录一: 《猜猜他是谁》
(二) 教学实录二: 《写日记》
(三) 教学实录三: 《编写童话故事》
(四) 教学实录四: 《续写故事》
二、实践效果分析
(一)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 学生作文成长记录袋结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 基于构式语法开展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反思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夏家发,陈嘉怡,向枣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2]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的通融[J]. 徐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
[3]必要与可能:中小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监测——来自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启示[J]. 伍远岳,周妍. 教育科学研究. 2018(11)
[4]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尹淼. 黑龙江科学. 2018(08)
[5]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2)
[6]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朱柯珂.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4)
[7]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J].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17(01)
[8]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基于对“教师主导作用”反思的理解[J]. 陈佑清. 教育研究. 2017(01)
[9]“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10]小学中段“练笔助习作”指导策略探微[J]. 陆秀敏. 教育视界. 2016(06)
硕士论文
[1]“一对一数字化”背景下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 王丹.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中段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D]. 管冬群.宁波大学 2017
[3]活动教学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D]. 刘晓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汉语语块及其在留学生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D]. 丛珊珊.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2445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重要性
2.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3. 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4. 个人对习作教学的兴趣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构式语法国外研究综述
2. 构式语法国内研究综述
3.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构式语法理论的内涵解读
一、“构式”的界定
二、“构式”的具体内容
三、构式语法中的分析法
第二章 构式语法理论之于中段习作教学的可能性阐释
一、中段习作的特点
二、基于构式语法重新解读小学中段习作教学
(一) 语言的书面性
(二) 文体的规范性
(三) 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章 构式语法理论之于中段习作教学的价值阐明
一、清晰学生习作认知
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三、增强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
四、提高教师习作教学效率
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章 基于构式语法的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实践路径
一、习得构式
二、激活图式
三、提供支架
四、自主习作
五、修改作文
第五章 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一) 学生习作兴趣
(二) 学生习作信心
(三) 学生习作能力
(四) 教师习作教学中语法知识讲授情况
三、教师访谈结果
四、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问题
(一) 学生习作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 教师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问题成因分析
(一) 学生习作成就感不足
(二) 学生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师对学生习作兴趣认知的偏差
(四) 教师习作指导的偏差
第六章 基于构式语法的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行动研究
一、实践探索
(一) 教学实录一: 《猜猜他是谁》
(二) 教学实录二: 《写日记》
(三) 教学实录三: 《编写童话故事》
(四) 教学实录四: 《续写故事》
二、实践效果分析
(一)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 学生作文成长记录袋结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 基于构式语法开展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反思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夏家发,陈嘉怡,向枣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2]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的通融[J]. 徐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
[3]必要与可能:中小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监测——来自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启示[J]. 伍远岳,周妍. 教育科学研究. 2018(11)
[4]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尹淼. 黑龙江科学. 2018(08)
[5]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2)
[6]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朱柯珂.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4)
[7]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J].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17(01)
[8]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基于对“教师主导作用”反思的理解[J]. 陈佑清. 教育研究. 2017(01)
[9]“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10]小学中段“练笔助习作”指导策略探微[J]. 陆秀敏. 教育视界. 2016(06)
硕士论文
[1]“一对一数字化”背景下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 王丹.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中段学生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D]. 管冬群.宁波大学 2017
[3]活动教学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D]. 刘晓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汉语语块及其在留学生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D]. 丛珊珊.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2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