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6 13:2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导向、诊断、反馈、激励、调控等重要作用,表现性评价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尤为关注和提倡的评价之一。表现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在具体活动或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对学生各种素质与能力发展的综合考察,将教学与评价深度融合,能够对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研究聚焦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针对表现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为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表现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及访谈法对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现状进行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评价理念的认识情况、评价主体的呈现情况、评价标准的设计情况、评价内容的确定情况和评价方式的选择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小学语...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表现性评价的理论阐释
    (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1.概念界定
        2.概念辨析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征
        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2.评价标准的多维性
        3.评价内容的表现性
        4.评价方式的过程性
    (三)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元认知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情境认知理论
    (四)表现性评价的价值
        1.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实现核心素养评价
        3.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
        1.评价理念的认识
        2.评价主体的呈现
        3.评价标准的设计
        4.评价内容的确定
        5.评价方式的选择
三、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的问题及归因
    (一)主要问题
        1.评价理念存在认识偏差
        2.评价主体过于依赖教师
        3.评价标准并未受到重视
        4.评价内容忽视深层表现
        5.评价方式偏于关注形式
    (二)归因分析
        1.教师自身的不足
        2.学生主体的限制
        3.学校文化的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学表现性评价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表现性评价理念的认识
        1.加强对评价理念的学习
        2.促进对评价理念的反思
    (二)保障表现性评价主体的权利
        1.强化学生评价的主动权
        2.尊重家长评价的参与权
    (三)发挥表现性评价标准的作用
        1.完善评价标准的体系
        2.重视评价标准的应用
    (四)拓展表现性评价内容的深度
        1.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
        2.兼顾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优化表现性评价方式的实施
        1.注重评价方式的适应性
        2.增强评价方式的真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36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36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