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

发布时间:2017-08-16 16:24

  本文关键词:浅谈字理识字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 字理 针对性 选择性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实践证明,讲析字理的识字教学法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字理教学法根据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灵活运用字理析词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在教学生字、易错字词时,可以分析字理,但要注意针对性和选择性。
【作者单位】: 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 字理 针对性 选择性
【分类号】:G623.22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四大板块,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袁微子先生曾强调:“字词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识字教学搞不好将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芳;;识字教学点滴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2 刘爱军;;论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01期

3 庞新;;识字教学流派、识字教学法和识字教学方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梁正敏;;学生在乐中识字教学法[J];才智;2009年21期

5 刘静;;主动学习 快乐识字──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6 冯春榕;;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吴凤梅;;随境潜入心 识字悄无形——对识字教学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8 杨玉菊;;做识字教学的有心人——谈谈我的识字教学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5期

9 钱树锋;;同伴“磁场”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10期

10 杨言英;;浅谈识字教学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琳;熊春华;;识字教学科学化探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景辉;;多元智能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3 韩春艳;;“开放式”识字教学初探[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4 田泽容;;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5 马勇;;低年级识字教学几点做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6 张田若;;李秉德论识字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钱燕萍;;坚持开放识字 开启智慧之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8 徐春;;识字教学为低年级学生铺垫学习的基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赵晓岚;;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教学效果[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李爱珍;;浅谈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凉州区永昌学区校东小学 翟恒元;识字教学浅谈[N];武威日报;2005年

2 江苏省丰县首羡镇首羡中心小学 梁美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马香玲 (作者单位:驻马店实验小学);浅谈识字教学中的体会[N];驻马店日报;2007年

4 崔保仁;浅议小学识字教学[N];济宁日报;2007年

5 郭家祥;趣味性识字教学浅谈[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 秦州区天水镇中心小学 罗保平;浅谈小学识字教学[N];天水日报;2008年

7 杨春玲;浅谈识字教学[N];济宁日报;2009年

8 安塞县坪桥镇中心小学 高燕燕;小学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N];延安日报;2009年

9 黄梅县第一小学 杨业宏;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容易[N];黄冈日报;2010年

10 崇仁县白路乡花园小学 李天高;识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N];抚州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684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684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