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生汉语教材《汉语乐园》练习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小学生汉语教材《汉语乐园》练习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儿童 汉语乐园 练习设计 问卷调查 使用策略 编写建议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近年来,美国的汉语教学逐步从成人扩大到低龄儿童中。但是由于儿童的汉语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其汉语教学“三教”研究仍然很薄弱,尤其是在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上。本文以《汉语乐园》活动手册为例,结合笔者在美国小学汉语教学的经历和对活动手册使用者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其练习设计,并提出相关的使用策略和编写建议。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同时介绍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第二章首先对美国小学生常用教材《汉语乐园》进行介绍,再从练习题量、题型、内容和指令语这四方面深入考察其活动手册的练习设计。第三章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来了解《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四章根据上文的分析和调查结果,提出《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的使用策略与编写建议。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不足之处。
【关键词】:美国儿童 汉语乐园 练习设计 问卷调查 使用策略 编写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20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7-8
- 1.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8-15
- 1.2.1 相关理论8-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1.3 研究现状15-19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4 本文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汉语乐园》练习设计分析20-31
- 2.1 《汉语乐园》简介20
- 2.2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练习设计与编排20-31
- 2.2.1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练习题量的考察21-23
- 2.2.2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练习题型的考察23-28
- 2.2.3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练习内容的考察28-30
- 2.2.4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练习指令的考察30-31
- 第三章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使用情况问卷调查31-41
- 3.1 调查原因31
- 3.2 调查对象31
- 3.3 调查方式31-32
- 3.4 调查内容32
- 3.5 调查结果分析32-41
- 3.5.1 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32-33
- 3.5.2 关于题量调查的结果分析33-34
- 3.5.3 关于题型调查的结果分析34-37
- 3.5.4 关于内容调查的结果分析37-39
- 3.5.5 关于指令语调查的结果分析39-41
- 第四章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的使用策略与练习设计建议41-45
- 4.1 《汉语乐园》活动手册的使用策略41-42
- 4.1.1 题量方面41
- 4.1.2 题型方面41
- 4.1.3 内容方面41-42
- 4.1.4 指令语方面42
- 4.2 练习设计建议42-44
- 4.2.1 题量方面42-43
- 4.2.2 题型方面43
- 4.2.3 内容方面43
- 4.2.4 指令语方面43-44
- 4.3 小结44-45
- 第五章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浩 ,郑婕;汉语与汉民族的思维——汉语文化研究之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2 胡永晖;;拯救汉语[J];中学语文;2008年15期
3 张会静;论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郑春燕;汉语的“神”“鬼”文化积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曹春梅;;论古代西域汉语文化[J];社科纵横;2006年04期
7 宋晓霞;;论汉语的经济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霞;;汉语在加拿大的传播及发展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董晓萍;;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调研与对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杨蕊;;泰国汉语教育概述[J];现代交际;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以平等理念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9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顺良;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安琪;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汉语班成绩测试的评价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芳蕾;泰国私立小学三年级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阳;布隆迪大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文达;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低年段汉语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雪;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地区CPIK(在韩汉语项目)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杨峻;金边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侬玮;汉语作为外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巩凤梅;从《实用汉语课本》与《实用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丁正蕾;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覃秀萍;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55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75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