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教育传播效果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慕课对教育传播效果影响的研究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信息化发展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慕课对教育传播效果有以下影响:受众范围拓展,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受众范围,也推动了终生教育的发展;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教育方法灵活化、反馈形式多样化,不受时空、环境及内容等限制,完善学习效果。慕课平台在国内的发展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要趋利避害。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 based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 based teaching platform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课题“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XTZX20130004—5) 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课题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课题“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XTZX20130004—5);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课题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获本刊举办的“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征文一等奖一、慕课概述(一)慕课的内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鹏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魏恩甲;;基于多目标优化电机控制课程的教改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6期
2 温玉婷;;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研究综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张贵学;;完善教师和学生管理机制提升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谢伟彬;;试谈后IT时代慕课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12期
5 许燕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6 高峰;;基于MOOC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18期
7 邹龙成;张文信;;在军队现代远程教育中大力发展MOOC的可行性研究[J];大众科技;2014年06期
8 周晓婧;;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MOOCs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年31期
9 陈晓丹;李思明;张君雁;;基于SPOCs模式的“UML建模工具”课程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11期
10 高凯利;陈明昆;;MOOCs语境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双双;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杨瑞姣;信息化环境下成人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陶金;基于MOOC理念下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安珍;MOOC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福荫;;信息时代的学与教[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胡晓玲;;基于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教育传播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3 黄慕雄;刘广;;数字时代教育媒体的教育传播互补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宫淑江,焦建利;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Z1期
5 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莎;;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2 文志娟;;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6期
3 丘林;;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成功(教育);2009年08期
4 郑太年;任友群;;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基础——《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一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5 ;《教育传播概论》即将出版[J];外语电化教学;1992年01期
6 余也鲁;迎接21世纪新科技对教育传播的新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7 张维忠,杨晓宏;;论教育传播科学研究中的模型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02期
8 张振伟;;提高教育传播效果的途径分析[J];文教资料;2008年12期
9 成成;;为教育传播正能量![J];内蒙古教育;2012年23期
10 金振坤;论远程教育传播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J];电大教学;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萍;2007:铁岭农广校有四大变化[N];铁岭日报;2008年
2 徐彦;庐山:“五廉”教育传播廉洁正能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明欣;中国成人教育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希;试论汉语文化教育传播的方式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文芝;论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几个特点[D];河北大学;2008年
3 张雪红;宋代民间教育传播问题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4 胡瑞仲;对高职教育传播的理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绍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李峗;视觉文化对教育传播若干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原茜;教师非语言符号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吴雅婧;传播学视角下电子书包在中国的应用现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9 朱军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7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