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中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争
本文关键词: 教学研究 领域一般 领域特殊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反映为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的争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秉持形式优先性的观念,强调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学形式化而获得普适实用的理论工具用以指导教学。领域特殊教学研究则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证明了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强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之争的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争,内容与形式之分是论争的根源。考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除了差异与对立,还存在相反相成、相容共存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互补与互动的层面上能够得到解决。
[Abstract]:Many dilemmas in teaching practice are reflected in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disputes between the field and the field in teaching research. The general teach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adheres to the concept of form priority and emphasizes the decisive role of teaching form in teaching. Through the formalization of teaching, universal and practical theoretical tools are obtained to guide teaching, while the research on special teaching in the field proves the particularity of teaching in three aspects: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of students. It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n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essence of the dispute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m is the dispute between field and fie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m is the root of the controversy. It is found that in teaching research, there are not only differences and opposites between fields and special fields, but also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ield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n be solved on the level of complementarity and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实践充满着两难困境:教学应当面向学生全体,还是要关注学生个体?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共同文化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的鲜明个性?教学以能力训练为主,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应强调对学生的管理与控制以维持良好的纪律,还是强调学生的自主与生成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不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6期
2 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5期
3 罗天强;;论技术与自然规律[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4 曾文婕;柳熙;;获得·参与·知识创造——论人类学习的三大隐喻[J];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5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8期
6 陈向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知识论基础[J];教育学报;2009年02期
7 高秉江;;Form和information——论存在结构与语言结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8 聂敏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功能主义和自然目的论[J];世界哲学;2011年02期
9 徐学福;;获得学习模型的困境与参与学习模型的转向[J];教育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傅正;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不同表述的思考──兼评“矛盾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戴兆国;原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关系辨正[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存远;付朝军;;和谐工业城市需设计业与制造业同步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兆t,
本文编号:1472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7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