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尝试
本文关键词: 微课程 大学英语 信息技术 设计方案 出处:《英语教师》2015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微课程理念、设计原则的研究,分析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大学英语微课程进行研究。探讨国外微课程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给出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实践操作性进行尝试,以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microcurricul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English, studies the microcurriculu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icrocurriculum in foreign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cheme of college English micro-course teaching, and attempts its practical maneuver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reform.
【作者单位】: 长沙医学院;
【分类号】:H319.3;G434
【正文快照】: 引言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交际方式及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工具日益普遍且高度流行,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方式也进行了新的探索。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微课程这一新兴事物的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尚慧琳;;基于微课程的“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探索[J];大学教育;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路俊哲;马晓栋;;“大学物理”微课程设计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元元;;MOOC时代的教学模式革新[J];大学教育;2014年07期
2 张亚红,刘睫,赵玉成;非力学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2003年03期
3 陈建平,陶秋帆,吴文龙;理论力学中动力学问题的演变与创新思维训练[J];力学与实践;2004年05期
4 高强;冯志华;兰向军;朱晓东;;理论力学微课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3期
5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育玮;;浅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里的应用与成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赵江;;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群文天地;2011年18期
3 周武强;;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年20期
4 肖峰;;论身体信息技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1期
5 沈佰华;;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对美术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03期
6 李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中);2013年06期
7 高廷健;信息技术新词语汉译要点[J];上海科技翻译;1988年03期
8 张筠;粟道中;谢达波;许漫;徐蕾;黄世涛;郑怡;;教育信息化 一场思维的变革[J];中国西部;2014年20期
9 侯道娟;;信息技术多元化所带来的伦理问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郑亚锋;;解析美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J];电子测试;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信息技术与园林绿化现代化[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钟义信;;论信息技术[A];IEEE北京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杨冰;;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5 蓝莹;;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6 戴国忠;;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7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黎明;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会议召开[N];人民邮电;2005年
2 彭守一;浅谈信息技术在保险业中的运用[N];中国保险报;2007年
3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小学 卢均峰;如何激发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轲真;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肖华;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7年
6 马晓芳;信息产业部加速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立法[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胡红军;我国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立法进程[N];经济日报;2007年
8 赵波;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是途径[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蓝建中;被动的信息技术经济化[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10 杨金志;我国农业将广泛应用生物和信息技术[N];农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亚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5 胡新丽;信息技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春玲;信息技术的经济效应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晓云;信息技术融合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晓春;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娇;烟台地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调查与分析[D];鲁东大学;2012年
2 毛爱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点的归类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朱梓伊;目标重构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赵龙;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价值补偿[D];渤海大学;2015年
5 吴文征;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李硕;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信息技术利用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宝亮;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飞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案倒库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熊哲贤;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4年
10 赵晓琴;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8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78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