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后城市教育省际差异收敛性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4 13:32

  本文选题:平均教育年限 切入点:收敛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间教育得以协调发展是实现教育公正与平等原则一个重要体现,而我国省际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经济收敛"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城市教育省际差距及其收敛的情况。研究结果说明:在2005年实行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后,从2005到2012年,各省份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改善;各地区之间的城市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和教育公平差异也开始缩小。省际教育发展差异受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较大;而教育公平的省际差异则主要源于各省份原有教育公平程度,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统计并核算出2005-2012年除港澳台外我国31省份各城市的平均教育年限与教育基尼系数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省际差异与教育公平省际差异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教育发展省际差异有β收敛的趋势,而教育公平省际差异没有β收敛的趋势。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terreg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justice and equality, However,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nter-provinci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affec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the inter-provincial gap of urban education and its convergence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Not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investment system in 2005, From 2005 to 2012, the leve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 the cities of various provinces have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The differences of urban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vel and education equit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also begun to narrow. The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ch region. The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equity are mainly due to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equity in each provinc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Through 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average education years and Gini coefficient of 31 provinces except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from 2005 to 2012,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蟽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ere is a trend of 尾 convergence among provinci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le there is no trend of 尾 convergence in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equity.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4YS055) 上海海洋大学“三海人才计划”;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院内基金项目(15XY001)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百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收敛性检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杨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4 张焕明;;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性趋同假说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5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杜鹏;基于基尼系数对中国学校教育差距状况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3期

7 涂冬波,戴海琦,邓远平;我国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8 徐现祥,舒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J];世界经济;2005年01期

9 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10 祝梅娟;我国省际间教育投入公平状况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维柱;汪建中;;我国中初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均衡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年10期

2 万力勇;舒艾;;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刘宏燕;陈雯;;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5期

4 汪建中;韩维柱;;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年~2014年数据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年09期

5 肖婧;;深度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9期

6 盛明科;杨满凤;;中国省级政府统筹教育发展效果的省级比较及其时空演化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17年01期

7 邵晓枫;罗志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动力因素[J];职教论坛;2017年12期

8 许梦;李怡;李妞;尤志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年04期

9 胡德鑫;;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程度的区域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3期

10 王海燕;;关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的思考[J];读天下;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2 杨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金相郁;;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5 张焕明;;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6 杜鹏;基于基尼系数对中国学校教育差距状况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3期

7 吴方卫,张锦华;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一个考察[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8 涂冬波,戴海琦,邓远平;我国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9 徐现祥,舒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J];世界经济;2005年01期

10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日平;田艳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省际差异与经济影响相关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向清成;我国消费水平省际差异变动趋势与扶贫[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3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郭金兴;;我国劳动争议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5 周国富;倪朦;;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J];社会科学家;2014年06期

6 孙文慧,高向东,吴文钰,郑敏;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分类研究[J];西北人口;2005年04期

7 曾青春;刘科学;;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省际差异分析[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8 朱晓文;;经济诱因视角下的劳动争议省际差异研究——基于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03期

9 李桢业;;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省际差异——沿海地区12省(区、市)城市居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李新伟;贾琳;;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及省际差异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斌;;我国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2 范剑勇;;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刘艳军;;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曲亮;任国良;;中国科技投资效率省际差异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周国富;孙锐;;基本公共服务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万润龙 尚启庄;中小企业景气度省际差异大[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2 李恩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省际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宏炜;低碳约束下工业增长模式的省际差异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白洋;基于旅游收入的我国旅游资源依赖度及其省际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魏梦琦;中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省际差异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萌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D];贵州大学;2015年

4 刘建立;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石媛;我国FDI流入的省级差异[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1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611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