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学教师关怀行为的发展特征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18:16

  本文选题:教师关怀行为 切入点:教师专业发展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关怀行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通过考察672名中学教师关怀行为的发展特点,发现教师关怀行为存在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种类型在教师不同职称阶段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为改善我国中学教师关怀行为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给予不同类型教师关怀行为有针对性的干预;第二,立足教师关怀行为发展的动态性,进行全面和重点的干预;第三,把握教师关怀行为发展的两个关键期,提高教师关怀行为干预的有效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thorough study on teacher care behavior.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672 middle school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eacher care behavi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ring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we can take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irst, give targeted interventi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second, Based on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caring behavior, we should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d key intervention. Thirdly, we should grasp the two critical periods of teacher care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care behavior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雷浩;;教师关怀行为三维模型的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王攀峰;;关心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8期

3 雷浩;;CSI:一种教师关怀行为的分析框架[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4期

4 刘晓萍;;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S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雷浩;;中学教师关怀行为的发展路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2 李富刚;;论“生命”意义下的教师发展[J];考试周刊;2013年66期

3 雷浩;徐瑰瑰;邵朝友;桑金琰;;教师关怀行为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艳;关心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教育叙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闻乐华;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静;;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敏静;浅谈中学教师的素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张波;对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能力素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余敦旺;中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测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吴同善;中学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之我见[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叶存洪;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敬东,刘国军;知识经济呼唤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新思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张波,张红梅;论中学教师的管理能力及养成方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焦名海;;协作学习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8期

9 李宝贵;;中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实践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12期

10 施文龙,吴志宏;中学教师的需要现状和中学管理的激励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豆海聪;;中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孙丽丽;韩威;;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探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田新柱;;中学教师如何促进自我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田新柱;;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六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朱广荣;王兴军;;关于北京市中学教师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意向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贾晓波;;中学教师工作特征与工作倦怠的结构模型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兴举;;青少年与网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刘敏芳;;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关系问卷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沛;陈淑娟;;中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亦来;中学教师压力大 抑郁内心难释放[N];嘉兴日报;2011年

2 江 强;谁来为中学教师“减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吴晓红;26名中学教师当上教授[N];苏州日报;2007年

4 高建进;福建:中学教师受聘当大学教授[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志庆;严金海慰问祁连山中学教师[N];祁连山报;2008年

6 记者张惠玲、通讯员张文强;我市六名中学教师榜上有名[N];铜川日报;2009年

7 苏育;苏州中学教师获2个特等奖[N];苏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斯琴塔娜;通辽实验中学教师陈玉国在全国基本功大赛上获头奖[N];通辽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黄惠涛 曹金鑫;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N];江苏教育报;2013年

10 李霞;劳有所得是民意[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翟小宁;中学教师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远路;西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工作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旭;基于需要分析的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兴发;城市薄弱中学教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孔志盛;番禺区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苏磊;济南市中学教师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黄爱兵;中学教师开展合作教研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俊风;中学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强;杭州市中学教师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常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中学教师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芳;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组织认同及其幸福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建军;河南省新乡地区初级中学教师健康现状及体育健身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61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