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教学研究范式的重心转移

发布时间:2018-06-06 18:25

  本文选题:领域一般 + 领域特殊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09期


【摘要】:教学研究范式发生了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的重心转移,具体表现为研究的核心信念从普适性规律转向特殊性存在,研究重心从教学形式转向教学内容,研究路径从演绎逻辑转向归纳逻辑,研究旨趣从理论兴趣转向实践兴趣。导致这种转向的思想基础是哲学从现代理性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从观念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向了认知心理学、情境学习理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范式与领域特殊教学研究范式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路径相异、功能互补的关系。认识各自的价值与局限,修正自身的偏颇,彼此相向而行,是使两者有机融合,获得综合理论,发挥两种研究范式综合效用的关键。
[Abstract]:The paradigm of teaching research has shifted from the general field to the special field, which is manifested by the change of the core belief from the universality to the existence of particularity, and the shift of the research focus from the teaching form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research path changes from deductive logic to inductive logic, and the research purport from theoretical interest to practical interest.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this turn is philosophy from modern rationalism to postmodernism, psychology from conceptual psychology, functional psychology, behaviorist psychology to cognitive psychology,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ain general teaching research paradigm and domain special teaching research paradigm is not an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ut a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paths and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Understanding their respective values and limitations, correcting their own biases and ac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re the keys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odels, the acquisition of comprehensive theory and the exer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utility of the two research paradigm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武升;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2 刘正伟;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J];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崔允 ;范式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8期

5 亦鸣;现代·当代·后现代──从现代哲学到后现代哲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8期

7 薛丹妮;;黑格尔现代性的哲学话语[J];求是学刊;2014年06期

8 靳玉乐,于泽元;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卢风;;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J];哲学动态;2008年10期

10 王南n\;;毛泽东的两种哲学及其意蕴——从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双重视角的考察[J];现代哲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方明;试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与统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杨海涛;“范畴”视野中的心理学两大方法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9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奚定怀;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J];党的文献;1997年03期

4 李醒民;;论科学的统一[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杨艳玲;教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的讨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C.蒙加蒂尼 ,陈彪 ,郝逸;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7 奚景鹏;;关于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早期版本[J];党的文献;2007年04期

8 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9 陈小娅;;创新教育科学研究 服务基础教育事业[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10 蔡宝来;试论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规范[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嘉云;应加强“公开课” 的教学研究性[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2 ;2001年第1~4期《教学研究》总目次[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3 全德;论二战前国外的教学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宏伟;校本教学研究的误区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李国芝;;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研究课的偏差与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李德林;徐继存;;当前教师教学研究的澄清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7 滕晓梅;;“两课”教师如何做好校本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葛文庆;范钦亮;;校本教学研究的动因与特征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9 吴言;;教学研究:回归生活,回归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7期

10 韩永平;;关于理想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麻壮绮;;新时期俄语基础教学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志平;;有效教学研究的几点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3 辛益群;;《自然探索与创新》系列课中的时间生物学教学研究[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第3届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5 安瑛;;怎样听好一节课[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赵晓华;杨孝宽;荣建;;注重教育教学研究,促进精品课程建设[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张利华;;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慧;;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A];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吴小平;;化学式的教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10 郑洪涛;;基于“案例驱动”的PLC教学研究[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云鹰;中浦院盐城教学研究基地揭牌[N];盐阜大众报;2014年

2 宁波市美术“双创”教学研究课题组;美术“双创”教学研究的生成与发展[N];美术报;2003年

3 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刘凤琴;也谈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N];甘肃日报;2009年

4 崔允oa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把握教学研究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江涛;市委将与浦东干部学院共建教学研究基地[N];晋中日报;2010年

6 ;吴江:创新教学研究机制 激发学校课改活力[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姜堰市仲院中心小学 李佳庆;教学研究误区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渤海大学 常春;大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应用分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9 马开剑;指向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崇仁县第三小学 周迩;浅谈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N];抚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娇;特岗教师教学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尚金鹏;校本教学研究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东阳;初中分层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任慧云;有机推断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燕革;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杰;安徽三联学院教学研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苏春梅;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晓鸣;素质教育背景下智慧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胡守敏;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学研究范式[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陆英俊;新课程下高中向量的教学研究及策略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87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87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