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宽恕水平与攻击行为:精神病态与自恋特质的调节效应

发布时间:2021-03-27 18:45
  目的:探索宽恕水平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精神病态、自恋特质对此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大学抽取577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精神病态、自恋均与报复因子、回避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各因子显著正相关。而报复因子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回避因子与身体攻击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正相关。(2)精神病态可正向调节报复因子对指向自我的攻击、回避因子对敌意的预测作用;自恋可负向调节回避因子对言语攻击和愤怒的预测作用。结论:黑暗特质对宽恕水平和攻击行为均有消极影响,并对宽恕水平影响攻击行为设定了"边界条件"。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黑暗十二条 (Dirty Dozen, DD)
        1.2.2 人际侵犯动机量表 (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Scale-12-Item Form, TRIM-12)
        1.2.3 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 (Chinese ver-sion of 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AQ-CV)
    1.3 统计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各变量性别差异检验
    2.2 各变量相关分析
    2.3 精神病态、自恋对宽恕与攻击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2.3.1 精神病态的调节作用
        2.3.2 自恋的调节作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J]. 耿耀国,孙群博,黄婧宜,朱远征,韩晓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2)
[2]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研究述评[J]. 耿耀国,常国胜,李丽,孙群博,黄婧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3]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牛雅娟,童永胜,杨少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10)
[4]Wade宽恕量表与人际侵犯动机量表中文版的试用[J]. 陈祉妍,朱宁宁,刘海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09)
[5]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心理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104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04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