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1 04:36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中小学生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矛盾。近年来中小学生出走,自杀的情况频频出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尽量减少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对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开头是引言,指出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严峻现状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第二部分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 第三部分分析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角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语文学科的特质性;施教层面的广泛性;施教方法的指导性;施教方式的渗透性。 第四部分探讨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学生是前提条件;第二,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第三,课外活动是辅助渠道...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文献综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二、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角色的特殊性
(一) 语文学科的特质性
(二) 施教层面的广泛性
(三) 施教方法的指导性
(四) 施教方式的渗透性
三、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了解学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1. 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二) 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1.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2.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3. 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 课外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渠道
(四) 师爱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动力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二)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1.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2.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4825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文献综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二、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角色的特殊性
(一) 语文学科的特质性
(二) 施教层面的广泛性
(三) 施教方法的指导性
(四) 施教方式的渗透性
三、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了解学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1. 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二) 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1.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2.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3. 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 课外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渠道
(四) 师爱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动力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二)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1.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2.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48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4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