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03: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尽力让信息技术"装扮的"更像课程教学,而是要超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环境等条件性要素,从学生发展这一本质性要素出发来考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和路径。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解决课程资源匮乏及共享问题;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创建适合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为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环境支持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18,3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一) 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解决课程资源匮乏及共享问题
    (二) 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 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
    (四) 创建智慧化环境:为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空间支持的智力流动:破解民族地区教师交流困境的有效途径[J]. 安富海.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2]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5(11)
[3]教学的技术嵌入及其规约[J]. 徐继存,车丽娜.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7)
[4]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6)
[5]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安富海.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1)
[6]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 何克抗.  课程.教材.教法. 2014(02)
[7]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 郭绍青.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7)
[8]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 黄甫全.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7)
[9]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 黎加厚.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2)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J]. 余胜泉.  人民教育. 2002(02)



本文编号:3500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00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