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特殊家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22-01-21 07:58
  通过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进行调查,对特殊家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特殊家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良好。(2)特殊家庭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依次是真诚、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最差的三项品质是自制、领导能力、爱学习。(3)特殊家庭大学生在勇敢坚持、审慎、希望信念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家庭大学生。(4)特殊家庭大学生在真诚、社交智慧、幽默风趣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好奇心、思维力、团队精神、审慎、心灵触动上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5)特殊家庭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特殊家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对策。 

【文章来源】:湘南学院学报. 2018,39(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特殊家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


特殊家庭大学生20项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J]. 张世晶,黎嘉焮,张旭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理工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研究[J]. 李永慧.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9)
[3]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分析[J]. 李林英,赵敬,刘玉利.  中国学校卫生. 2012(05)
[4]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 陈磊,何云凤,夏星星.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0)
[5]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孟万金,官群.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8)
[6]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探析[J]. 李慧,陈英和,王园园,方晓义,齐琳.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6)
[7]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王玲凤.  中国特殊教育. 2007(03)
[8]电话咨询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J]. 张春改,黄菊山,胡佩诚,吴任钢,徐震雷.  中国妇幼保健. 2007(05)



本文编号:3599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99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