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

发布时间:2017-03-20 01:11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增强。本文将基于“以人为本”、“文化立园”、“刚柔并济”三个维度对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进行相关探讨。通过不断地追问,希望能够对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全新的幼儿园管理理念有所启示。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研究者强调实施教育的前提是明确幼儿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与定位,即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教育过程中处于观察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和位置。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倡导自然主义课程,人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提倡采用游戏法、实验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引导教师成为学习者、合作者、思考者。在家园共育方面,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同步协调发展,在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互动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幼儿园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启迪师幼智慧,引领团队话语,凝聚集体信念,塑造教职工敬业的品质,以形成良好的园风。幼儿园文化不应流于形式,而要融入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使教师理解幼儿园文化的精髓,实践幼儿园文化的精神。 基于幼儿园管理的实际,将刚性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发展管理相结合,更有利于幼儿园持久的发展。在柔性的发展管理中,管理者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搭建平台,提供不同的策略,促使教师成长。在刚性的制度管理中,管理目标化、制度规范化、工作程序化、思想工作经常化,均有助于教职工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幼儿园建章立制,必须明确其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人、管制人,而是要通过制度来解放全体教师的思想,规范全体教师的行为,最终,实践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践行幼儿园教育的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理念 以人为本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 引言8-12
  • (一) 理论意义9-11
  • (二) 现实意义11-12
  • 二、 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12-31
  • (一) 以人为本12-21
  • 1. 以幼儿发展为本12-17
  • 2. 以教师成长为根17-19
  • 3. 以家园共育为绳19-21
  • (二) 文化立园21-26
  • 1. 启迪师幼智慧21-22
  • 2. 引领团队活动22-24
  • 3. 凝聚集体信念24-26
  • 4. 付诸实践行动26
  • (三) 刚柔并济26-31
  • 1.搭建平台26-28
  • 2. 追求多元28-29
  • 3. 由管到导29-31
  • 三、 结语31-32
  • (一) 总结31
  • (二) 展望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大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实践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朱立新;幼儿园战略管理的时代走向[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4 孙春晓;幼儿园管理要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J];山东教育;2002年27期

5 安扬;幼儿园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孙晓峰;人本管理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J];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龚巧曼;试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杨宁;从西蒙的有限理性说看幼儿园微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9 钱霞;幼儿园的经营与管理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陈小红;谈谈幼儿园管理中怎样为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新;试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荣辉;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应有的基本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连s

本文编号:25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5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