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3:16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儿童的智能只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部分,学前教育还应担负起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任务。社会化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等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幼儿社会化是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的心理特征。影响幼儿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如:幼儿气质、同伴交往、师幼互动、社会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幼儿最初的生活经验、一般社会道德评价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家庭获得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教育使幼儿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只有父母对幼儿从心理上作好面对社会的良好准备,才能在将来积极的应对来自家庭和外界的挑战;如果家长忽视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培养的重要意义,硬要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儿童,儿童不但会产生疏离感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在逐渐成年的岁月里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对待社会,甚至会产生犯罪行为。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个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分析,能够给更多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取长补短,为儿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活、教育环境,为儿童社会化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化 心理理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同伴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11;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部分 前言7-12
- 一、问题的提出7
- 二、概念的界定7-9
- 三、选题目前的研究状况9-10
- 四、研究设计10-11
- 五、研究步骤11-12
- 第二部分 个案背景情况12-19
- 一、引言12-14
- 二、个案的基本背景14-16
- (一) 家庭背景14
- (二) 教育情况14-16
- 三、样本幼儿行为表现16-19
- 第三部分 个案分析19-48
- 一、样本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分析19-23
- (一) 家庭教养方式概述19-21
- (二) 样本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分析21-23
- 二、样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分析23-29
- (一) 亲社会行为概述23-24
- (二) 个案的亲社会行为表现24-28
- (三) 个案的亲社会行为分析28-29
- 三、样本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析29-37
- (一) 攻击性行为概述29-31
- (二) 个案的攻击性行为表现31-33
- (三) 个案的攻击性行为分析33-37
- 四、样本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分析37-42
- (一)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概述37-40
- (二) 样本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状况40-41
- (三) 样本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分析41-42
- 五、样本幼儿的同伴关系分析42-48
- (一) 同伴关系概述42-44
- (二) 个案的同伴关系情况44-45
- (三) 个案的同伴关系分析45-48
- 第四部分 结束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66
- 致谢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丽娜;;谈对孩子的道歉[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卫利;家庭教养与一年级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莉莉;3-5岁幼儿对“朋友”的理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存政;感觉寻求及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雪莲;震后农村0-3岁再生育婴儿的家庭教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水秀;幼儿园托班教养对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利娜;“80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菲菲;我国0-18月龄婴幼儿父母教养行为与婴幼儿社会性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9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