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 ——以黑甲山片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3 23:5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了,尤其是乌鲁木齐作为新疆最发达的城市吸引了疆内外许多人口,因此大量的人口向乌鲁木齐流动和迁徒,尤其是南疆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务工来到乌鲁木齐生存,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以家庭化的(一家所有人)形式迁徙到乌鲁木齐,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儿童跟随自己的父母,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就读和生活,于是集成在乌鲁木齐的流动儿童成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在乌鲁木齐市生活,但户籍仍在流出地,这些流动儿童能否顺利适应在这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前途和未来的发展,这些流动儿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而且国家未来继承人和建设者的一部分,他们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乌鲁木齐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文明建设等很多方面。因此,研究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学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天山区黑甲山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域黑甲山片区及片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基本状况,然后描述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少数民族流动儿童
        2、城市社区
        3、社会适应
    (二)理论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
        2、需求层次理论
二、黑甲山片区及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总体状况
    (一)黑甲山片区简介
    (二)黑甲山片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基本状况
        1、主要来源地分析
        2、家庭结构和背景
        3、社区生活状况
        4、流动儿童的文化背景
        5、流动儿童的现行特征
三、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
        1、心理适应状况
        2、学习适应状况
        3、人际适应状况
        4、文化适应状况
        5、生活适应状况
    (二)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
        1、心理适应不良问题
        2、学习融入困难问题
        3、排斥问题
        4、认同整合问题
        5、生活习惯和行为的转变问题
        6、家庭教育支持无力问题
四、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分析
        1、年龄
        2、性别
        3、语言能力
    (二)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气氛
        2、家庭教育
        3、家庭经济
    (三)学校因素分析
        1、师生关系
        2、同辈群体关系
        3、学前教育
    (四)社区因素分析
        1、社区教育资源
        2、社区活动
    (五)社会因素分析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支持
        2、社会传播媒介
五、促进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培养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
    (二)改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汉语普通话水平
    (三)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跟本地儿童的交往
    (四)提高家庭经济地位和家庭教育水平
    (五)解决入学前教育难的问题
    (六)促进参与社区教育和社区活动
    (七)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介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融入研究[J]. 张淼.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干预措施[J]. 邬德利.  教育现代化. 2017(06)
[3]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以苏州S社区与X社区为例[J]. 胡晶晶.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6(07)
[4]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人口、家庭特征及教育现状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吕利丹.  人口与发展. 2016(01)
[5]家庭教育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影响[J]. 闫欣媛.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1)
[6]社区图书馆援助解决流动儿童文化生活的思考——以天津市西青区图书馆为例[J]. 张之梅.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4(06)
[7]城市的他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化适应[J]. 白佩君,胡兆义.  青海社会科学. 2013(05)
[8]流动儿童社区学习中心建设研究[J]. 李俊.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9]当代报纸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刻板形象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新京报》为例[J]. 邱爽.  民族艺林. 2013(02)
[10]新媒体的使用与农民工的现代化构建——以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在深圳为例[J]. 田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2)

博士论文
[1]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 陈建文.西南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鲁化堂.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韬.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3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3203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