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投资选择的收益模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投资选择的收益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投资 教育效率 成本收益 均衡分析 教育发展对策
【摘要】:在构建的教育投资收益—成本函数模型中,投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投资收益分为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将心理成本和非经济收益转化为经济价值形式进入模型分析过程。教育效率、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等因素直接影响教育投资收益,而受教育者的天赋、当前人力资本水平、家庭和国家教育投资水平等对教育效率具有正向效应。通过比较物质资本收益率、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率和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对家庭、国家教育投资决策及其均衡状况进行探讨,可以看出深化教育投资需要健全教育环境、完善劳动市场、注重个体天赋和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投资 教育效率 成本收益 均衡分析 教育发展对策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类对资本概念的认识不断地拓展,在土地、设备等实物资本基础上,亚当·斯密(Adam Smith)、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开始将人力看做资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相对于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物力资本,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凝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完善企业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2 卢安;缩短工作年限有效促进就业[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宏;;失业保险的内在缺陷与就业保障体系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丁大建,曹冬梅;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唐■;裁员管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潘锦棠;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意向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金剑;;转轨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9 徐玉玲;;中国大学生就业追求高薪的经济学解释[J];才智;2008年05期
10 肖平容;;政府·工会·企业在三方机制中回归角色理性预期探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宏伟;;经济与就业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双重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温海燕;;浅谈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胡伟略;;现代化建设中技能人才发展的战略管理[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刘建英;谈娟;;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与风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类明;中国高新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在广;我国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的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罗后清;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9 樊蓓姣;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丁梓楠;基于不同产业劳动报酬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作宝;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刘静;石家庄市工资集体协商现状与完善对策[D];天津大学;2010年
3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虔;淄博高新区的人才集聚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构建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张卫东;盛达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欢;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靳光宗;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龚敏芳;温州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沛;教育效率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5期
2 王卓民;教育效率与认识效率[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李正;如何提高我国学校教育效率的思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肖永恺;素质教育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年06期
5 ;“提高课堂素质教育效率”实践与研究[J];教育导刊;1998年01期
6 曹健,郭彩琴;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关系的理解[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韩嘉穗;甘肃民族教育发展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1987年02期
8 王玲玲;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侧重于经济学角度的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李慧;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再探[J];教育与经济;2000年03期
10 杨俊;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平生;;我国省域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晏九s,
本文编号:1044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