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22:15

  本文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杜威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十二五"计划和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联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探讨了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文章指出了创新教育其实是中国教育历来改革的核心目标,而创新教育的缺位又是目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创新则是解决我国诸多教育困局的主要策略,并且国家已经为此制定了重大措施,这一迫切的需求在"十二五"计划和《纲要》中都有所体现。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1.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1“儿童中心”理念杜威的“儿童中心”理念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他在机能主义框架下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了他对传统的教育体制的批判。190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宣言,“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革是重心的转移。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明德;“似曾相识”——对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些再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志伟;;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溯源——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谈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张旺;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9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10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2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国清;;民主、科学与哲学——罗蒂对杜威哲学的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立成;;杜威政治哲学中个人与社会关系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孙广勇;;从杜威看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朴;;富而教之的历史时期[J];体育教学;2010年03期

2 ;2009教育大事件中的十大人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Z1期

3 任剑涛;;突破政治代替教育的瓶颈[J];探索与争鸣;2010年03期

4 段玉山;;源于实践的理性思考与探索——读《中国教育改革前沿报告》有感[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朱轩;;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理念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6 一叶根须;;活力的尴尬[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0年01期

7 焦雪晶;;围观“教改”[J];中国报道;2010年04期

8 陈一鸣;陈秀云;陈一飞;;关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J];生活教育;2010年03期

9 ;教育月览[J];生活教育;2010年03期

10 殷飞;;教育改革需要点教育专业化的味道[J];生活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宏应;;中师班主任自我心理调节的紧迫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周义美;;加强养成教育,提高留守学生自我保护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邹文玉;;试论家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4 吴兴东;;新课程改革下的小班化课堂改革和数学中的创新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许芳奎;赵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测评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6 张瑞有;;重视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张京;;关于德育改革工作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熊明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6年学术年会总结[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何振海;;老学科 新气象——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新;全面社会动员 重建教育信心[N];学习时报;2011年

2 朱永新;全面社会动员 重建教育信心[N];学习时报;2011年

3 肖复兴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虎妈”冲击波带来的思考[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梁国瑞;上海纽约大学获批能否创新高教新模式?[N];广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袁建胜 孙琛辉 陆琦 陈彬;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事件[N];科学时报;2010年

6 毕研韬 旅欧学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晖;2010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公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晓;纲要制订更加重视全社会参与[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陕西省彬县紫薇中学 梁长生;呼唤教育家[N];咸阳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梁昕照、马爽;中国教育改革整装再出发[N];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栗建华;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SD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涛;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韩黎;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方式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辽强;王廷相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玉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对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笑笑;基督教影响下的山西教育[D];山西大学;2010年

6 王检;我国政府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浩;黄炎培教育思想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8 黄晶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大伟;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卫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5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5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