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述评——对我国教育过程公平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述评——对我国教育过程公平的启示
【摘要】:巴兹尔·伯恩斯坦提出,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发展了不同的符码,或者说是说话的形式,这些会影响他们以后在学校的经验。他从学生语言技能角度解释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认为语言的差距会造成学业成绩的差距,会造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这一理论为我国研究教育过程公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警惕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语码理论 教育过程公平 语言教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利益协调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在20世纪70年代,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提出,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发展了不同的符码(Codes),或者说是说话的形式,这些会影响他们以后在学校的经验。[1]此观点从言语的社会化和学校文化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校教育不平等及下层阶级子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宝燕;;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视野下的教育不平等[J];东南传播;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罗兴根;教育平等与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两种态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孙志飞;;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司诺;;从功能主义教育观看中学语文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何李来;;论教育学的人学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9 宋红霞;;浅议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何爱霞;简论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有富;;促进贵州民族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叶萍;;浅议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的问题——基于对教育资源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纪春梅;;西藏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拉萨七县一区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家鹏;;“金砖四国”教育平等程度与高等教育竞争力关系的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霞;;中国区域教育机会平等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涛;;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一蕾;关于在义务教育中实施市级统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巧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秀娟;农村初中后进生成因与转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伟珏;;一个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张军,胡冰霜,秦伟;家庭·分层·教育──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理论综述与启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士媛;;发展口语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部分学习辅导[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年02期
2 金路;;把文化因素引进语言教学——提倡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思想[J];复旦教育论坛;1993年01期
3 管雪兰;再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4 蒋益明;语言教学中知识迁移浅探[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朱玉华;融创编、绘画、阅读于一体的语言教学实践[J];早期教育;1999年12期
6 刘仁宏;对立体几何语言教学的认识[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08期
7 张静,张健;语言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燕萍;论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尝试[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9 李颖;;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张新晖,李继莹;听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青妹;;语言测试的世纪回眸与展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李勇;;中外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产生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王火;;略谈语言教学和逻辑教学的撞车现象[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韩学金;韩潇;;对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何孟谦;;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6 姜亚军;姚喜明;;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赖瑞芝;;语言教学之我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米蒂;;幼儿哈尼语教学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红雨;我国教育“十五”蓝图绘就[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2 重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德敏;关于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的建议[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延宏;院士直面我国教育缺陷[N];科技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东;我国教育出版进入双语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记者 柴葳;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我国教育信息 化建设的思考[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加入WT O 后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N];科技日报;2002年
8 ;我国教育仪器产品质量堪忧[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播种希望[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记者 尹鸿祝 吕诺;我国教育经费增幅加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韩英波;拉格朗日子流形几何及相关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5 王淑艳;外来人口与广州市语言状况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袁平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廖春红;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中学科知识习得研究:一项基于法律英语课程的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崔淑丽;3D互动式教学法在视听说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荣;通过基于顺应论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雪梅;关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倩;通过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丹;西班牙语词源分析及其在西语教学中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冯明智;英语课堂交际法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维安;关于语言的反思及其对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新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文莉;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和学习者信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俞惠;英语词汇的文化色彩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茉莉;大学英语课堂人际关系的理论及实践[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6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66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