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现代性班规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17 02:12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性班规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性 班规 班级目标 组织系统 班级文化建设 班主任 现代思维方式 班级管理 整体目标 耗散结构理论


【摘要】:正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塑造、约束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几个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即形成班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所谓班规(也可以说是制度),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现代性 班规 班级目标 组织系统 班级文化建设 班主任 现代思维方式 班级管理 整体目标 耗散结构理论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塑造、约束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几个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即形成班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所谓班规(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天贵;在“班规治班”中加强养成教育——浅谈主体性教育理论在养成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2 贺亮;;从班规看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不足[J];教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怀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眭克仁;陈红;眭睦;;转型期的我国农民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3 李全喜;杨雪;;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4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徐道一;一阴一阳之谓道——试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对待统一[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易耀森;林端宜;;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张云昊;浅析机械化耕作小农具应用背景与效益——以社会学的视角考察[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税伟;陈烈;任杰;王山河;;我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起源和演变[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9 卜长莉,张江龙;国企改革中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对吉林省某国有企业的访谈调查及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永进;;试析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石宏伟;;本溪市城市生活污染问题现状及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何凯文;;“李约瑟难题”的合理性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孔繁玲;唐斌;武玉坤;;电子政务与制度创新互为因果关系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道一;;灾害链演变过程的似序参量[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凤娟;基于管理熵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佳琪;陇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魏小红;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龙植豪;基于Smart Client的林权信息管理协同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玲玲;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明晖;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及其思考[D];西华大学;2011年

7 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明艳;农民就业行动中的行为逻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丽;吸毒成瘾者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包红兰;近现代土默特地区蒙古族与汉族婚俗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荣;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关联[J];教学与研究;2005年10期

2 周劭馨;;一部富有现代性的作品——读熊正良长篇新作《别看我的脸》[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朱君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体现——“汪曾祺热”缘由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林朝霞;;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5 宋保平;;现代性下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角色定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温奉桥;李萌羽;;赵树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J];齐鲁学刊;2007年06期

8 赵辉;;试论《红旗谱》中的现代性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卢风;;启蒙、现代化与现代性[J];教师博览;2008年10期

10 王笛;;关于媒介霸权的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7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4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4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