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教师资教育课程设置指向性研究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日本职教师资教育课程设置指向性研究与启示
【摘要】: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日本劳动厚生省所属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该校电子技术专业属大学本科层次,学制为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目标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师资。本文通过对该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剖析日本职业师资培养的特点和启示。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日本 职业师资教育 课程设置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日本厚生劳动省所属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在职培训、国际培训和提高进修。该校电子技术专业属大学本科层次,学制为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目标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师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连仲;中、日、韩职技高师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文瑾;;论职教教师教育中教育学科课程的重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连仲;中、日、韩职技高师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红玲;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及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元正;;日本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以东京学艺大学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日本的鼓气学校[J];基础教育;2004年01期
3 樱桃;;日本孩子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6期
4 王芳;;日本教师资格证更新制度浅谈[J];学周刊;2011年09期
5 颂文;日本、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文化特点[J];中小学管理;1996年04期
6 季苹;走出“荒废”──日本八十年代的教育转轨[J];中小学管理;1996年10期
7 翟杰;;日本没有教师节[J];小读者;2011年09期
8 ;环球采撷[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9期
9 刘大立;日本的教师研修制度[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10 崔迎新;;日本新时代教养教育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东;李水山;李协京;李新翠;;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家教市场的研究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朱小蔓;;脑科学与德育[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洪炜;;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心理适应——应用语句完成法测验(SCT)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关松林;;试论福泽谕吉“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锡宏;;日本重大教育决策的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蒋建平;徐晓东;;政府在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历史责任与作用[A];第二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5年
8 阙之qP;;一个非凡的小心算家和小书画家——对六岁儿童李刚的调查和追踪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9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徐德淼;唐日新;胡燕;张丽芳;;我国大学生对中国和日本刻板印象的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敏;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N];学习时报;2005年
2 邢晔;“不合群”就被“修理”:日本反思教育陋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啸天 编译;日本课堂面临失控[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教育学博士,,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前副校长 佐佐木保行;日本在校园中寻找原因和差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李 茂 编译;日本教育改革遭遇抵制[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河南省实验中学 王慧兴;日本是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记者 何德功;日本决定改革义务教育制[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重庆一中校长 鲁善坤;东瀛归来话德育[N];重庆日报;2004年
9 日本宫崎公立大学教授、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王智新;日本基础教育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教育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李春生 田辉;日本呼唤教育新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李国丽;日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景轩;日本PTA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陈奇秀;从日本历年学习指导要领看其战后国语教育课程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江丽云;日本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晓利;90年代以来日本“生存能力”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施[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淑莉;战后日本英语教育及21世纪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朱英福;日本开放式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虞小强;日本素质教育研究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2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