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幸福是每个人都关心和追求的目标,幸福感是心理学中用来衡量自我幸福程度的概念。社会幸福感作为一种崭新的幸福感研究视角,将个体还原为根植于社会环境里的人,从个人的社会特征入手关注个人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任务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融合,表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适应的好坏及其程度。 大学生作为从学校向社会过度和转折的特殊群体,处在生理和思想自我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期,面临学业、人际关系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社会幸福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研究比较薄弱,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更为鲜见。因此,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汕头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三所学校共725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以社会幸福感问卷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全部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通过对三所学校725名大学生的调查和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特点:总体上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水平较高,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及其某些维度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性别、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对社会幸福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总体上我国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年级、性别、是否班干部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上我国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总体得分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多个具体的维度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社会幸福感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自我价值感在全部维度上与社会幸福感除了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维度外的其他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能够预测社会幸福感19.1%的变异量,并且对社会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幸福感 自我价值感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前言8-9
- 第2章 研究综述9-22
- 2.1 社会幸福感的研究综述9-14
- 2.1.1 社会幸福感概念的界定9-11
- 2.1.2 社会幸福感的结构维度11-13
- 2.1.3 社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3-14
- 2.2 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综述14-19
- 2.2.1 自我价值感的概念界定14-16
- 2.2.2 自我价值感的结构16-18
- 2.2.3 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18-19
- 2.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想19-22
- 2.3.1 问题的提出19-20
- 2.3.2 研究目的20
- 2.3.3 研究假设20-22
- 第3章 研究过程22-25
- 3.1 研究方法22
- 3.2 研究对象22
- 3.3 研究工具22-23
- 3.3.1 《社会幸福感问卷》22-23
- 3.3.2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23
- 3.4 施测程序23
- 3.5 数据处理23-25
-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25-37
- 4.1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25-29
- 4.1.1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恋爱的差异25-26
- 4.1.2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26-27
- 4.1.3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年级差异27-28
- 4.1.4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专业的差异28-29
- 4.1.5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家庭所在地的差异29
- 4.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总体状况29-33
- 4.2.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30-31
- 4.2.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所在地的差异31-32
- 4.2.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年级差异32
- 4.2.4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专业差异32-33
- 4.3 关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33-37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37-46
- 5.1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特点37-40
- 5.1.1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37-38
- 5.1.2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性别差异38
- 5.1.3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38
- 5.1.4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38-39
- 5.1.5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年级差异39
- 5.1.6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专业差异39-40
- 5.1.7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家庭所在地差异40
- 5.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40-43
- 5.2.1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总体状况40-41
- 5.2.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41-42
- 5.2.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家庭所在地的差异42
- 5.2.4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年级差异42-43
- 5.2.5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专业差异43
- 5.3 关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43-46
- 5.3.1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关系43-45
- 5.3.2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回归分析45-46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6-49
- 6.1 研究结论46-47
- 6.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发表论文情况57
- 个人简介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延滨;;幸福是个什么样子[J];新湘评论;2011年12期
2 许侃;;我可以叫你幸福吗[J];延安文学;2011年04期
3 牛家山;;“家长里短”里的幸福感[J];中国统计;2011年04期
4 Clara Moskowitz;芥子;;科学家教你五招提升幸福感[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1年08期
5 王江根;;让幸福感永驻心头[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7期
6 刘素静;;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写出来[J];分忧;2011年03期
7 ;幸福:不是得到 而是做到[J];茶博览;2011年06期
8 ;定格·幸福感[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9 雷传桃;;幸福自在人心[J];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09期
10 夕阳红;;从幸福二字说开去[J];宁波通讯;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冬梅;;压力?[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社会舆情报告之三:城乡居民的幸福感[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永芬;缪栋蕾;;老年空巢家庭的幸福感与心理需求的调查[A];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康豪;;大学生幸福感发展特点及现状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锻炼对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 陈爱国;颜军;许克云;;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7 池丽萍;辛自强;;城市成年人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齐国强;董奇;;提升职工幸福感 促企业和谐发展[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席殊;;美丽产业的文化内核[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航;郭永玉;;感恩的心理学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林;学会享受“幸福感”[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2 ;全球女性幸福感现在超过男性[N];中国妇女报;2008年
3 记者 陈鹏;十城获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中国网记者 李刚;长春被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N];吉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蓓;市民热情成就“幸福昆明”[N];昆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肖昌琦;幸福之花绽放彭城[N];徐州日报;2008年
7 ;天津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天津日报;2008年
8 记者角致伟;我市荣膺“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晓玲 黄琪晨 刘三琴;佛山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N];南方日报;2008年
10 晏扬;“幸福感”之类的调查有点不靠谱儿[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春阳;中国的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6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9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耿晓伟;决策的经验效用判断偏差的机制及校正[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晓龙;当前社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笪邦印;民生建设中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金凤;山东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蒋莉;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罗t,
本文编号:1078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