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决策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本文关键词:课程决策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摘要】: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发展背景下,课程决策研究受到了重视,课程决策的概念、内容、机制、人员、模式等相关主题得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于:思辨性的研究方式占据主导,实证研究欠缺;移植的理论比较多,缺少本土化反思与改造;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研究尚处于较浅的层次;研究的系统性也较差。课程决策研究在重视程度、实证分析以及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应得到进一步深化。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研究 课程改革 课程决策 问题与进展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程决策是对课程的有关方面作出选择或决定进而推动其实施的过程,它是课程运作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课程决策问题才映入学者眼帘,至今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以课程决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收集到1990—2010年期间有关课程决策的论文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杰;;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课程决策权问题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王利;;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3 丁念金;席梅红;;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探微[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孙孝花;家长参与决策:美国中小学管理的新态势[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5 楼英伟;高校课程决策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分析——兼论课程决策的支持体系[J];江苏高教;2002年01期
6 鲍银霞,江长冰;主体教育的学校课程决策──济南市南山区松坪小学学校课程决策的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2000年05期
7 丁念金;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5期
8 丁念金;;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3期
9 张廷凯;;课程决策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10 楼英伟;论课程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徐静;;中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3 高选;体育教学风格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4 朱芳转;;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改革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5 张素蓉;;中、美、英家长教育权利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马维娜;;中国教育改革的知识社会学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赵成鹏;侯成正;;空竹课程教学实践探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10期
9 朱敏;;论体育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蒋国权;高嵘;;当代我国体育课程本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广林;中学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及其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辉;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菁;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铁勇;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白春玲;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论新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云鑫;河北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彦许;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网络课程设计[D];河北大学;2009年
9 杨明彦;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状况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海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安桂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韩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内涵、结构与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王伟廉;课程理论──高校教学改革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领域[J];高教探索;1999年01期
4 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王建艳;吴巧荣;;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决策的调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丁念金;席梅红;;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探微[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楼英伟;高校课程决策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分析——兼论课程决策的支持体系[J];江苏高教;2002年01期
8 李庆明;走向分权的课程决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鲍银霞,江长冰;主体教育的学校课程决策──济南市南山区松坪小学学校课程决策的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2000年05期
10 丁念金;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2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3 单永志;;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价值[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4 成尚荣;;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十年断想[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Z1期
5 闫益佳;;欠发达地区的“课改心经”——访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王可正副局长[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Z1期
6 李元昌;;城市有城市之路,农村有农村之道[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Z1期
7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征订、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3期
8 赵鸿斌;;推进新课程改革要防止五个“缺位”[J];甘肃教育;2010年01期
9 刘娇梅;;学科联系:开放立体的语文课程之途[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1期
10 张丽芳;;新课程下数学课堂的五大特色[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红军;;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实践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3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4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李寒斌;;浸入式英语教学渗透到体育活动中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周陆妹;;以乡土体育文化为载体 探索课程园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农克宁;;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刘晋辉;;浅谈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聂耳小学获教育部“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N];玉溪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隋二龙;转变:一场生动的实践[N];吉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4 李飞;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新模式[N];中国文物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交一份“优质均衡”的教育答卷[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帆波;东北师大实施“国培”满足个性化需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做一个很“给力”的局长[N];中国教师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滢;“小外”:一所老牌名校的课改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伟广;突破“师资”和“生源”瓶颈[N];中国教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素静;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芳;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欣;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陆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娜;拓展训练引入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晓雯;上海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琼;中日初中“方程与代数”的教材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辉;二期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翠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顾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0年
7 步秀荣;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红梅;美国小学健康教育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麟轩;批判与重构——论对话理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杨娟;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7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