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嬗变历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4:00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嬗变历程研究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重要时期,梳理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教育制度发展脉络,探寻六十年来农村教育发展轨迹,为当代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稳固提高提供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恢复与发展,也经历了破坏和摧残。收获了辉煌与成就,积累了经验与智慧,从历史的视角回看农村教育制度这六十年的变迁历程,梳理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为今后我国农村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启示,成为本文行文的中心目的所在。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的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教育制度的恢复与改造,探索与改革。 第三部分阐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教育体系的破坏殆尽,农村教育活动的混乱开展。 第四部分对全面恢复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教育制度进行史实梳理,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八、九十年代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困惑这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将农村教育制度的发展置于新的背景之下,描绘农村教育的新面貌以及这一时期农村教育制度的成就与不足。 第六部分结合各个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从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变化为依据,对农村教育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七部分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教育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问题,提出对我国农村教育制度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中国 农村教育制度 嬗变历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9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相关概念界定9-12
- 三、研究现状12-17
- 四、研究价值17-18
- 五、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 拂晓之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教育制度(1949-1965)19-27
- 一、整装待发——农村教育制度的恢复与改造19-22
- (一) 农村教育方针的提出19-20
- (二) 建立新的各项农村教育制度20-21
- (三) 全面仿苏与农村教育的发展21-22
- 二、上下求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22-27
- (一)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22-23
- (二) “两种教育制度”的实施23-24
- (三) 五、六十年代的学制改革24-27
- 第二章 乌云密布——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教育制度(1966—1977)27-33
- 一、全盘否定——农村教育事业的停顿27-28
- (一) “左”倾冒险主义精神误导下的农村教育方针27-28
- (二) 混乱停滞的农村教育活动28
- 二、满目苍夷——农村教育体系破坏殆尽28-33
- (一) “朝农模式”的宣扬28-30
- (二)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30-31
- (三) 文化大革命对农村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31-33
- 第三章 拨云见日——全面恢复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教育制度(1978—2000)33-47
- 一、曙光初现——农村教育全面恢复发展33-35
- (一) 教育的“拨乱反正”33-34
- (二) 新时期教育指导方针的提出34-35
- 二、焕然一新——从解放思想到科教兴国的层层深入35-43
- (一)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35-39
- (二)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39-43
- 三、蒸蒸日上——改革开放时期农村教育生机勃勃43-47
- (一) 农村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发展43-45
- (二) 改革开放为农村教育带来的困惑与挑战45-47
- 第四章 喷薄发展——税费改革时期的农村教育制度(2001——2009)47-52
- 一、淘旧铸新——税费改革下农村教育制度的新面貌47-48
- 二、瑕瑜互见——税费改革下的农村教育制度现状48-52
- (一) 农民经济负担缓解,“普九”成果巩固48
- (二) 经费渠道转变,,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喜忧参半48-52
- 第五章 按果索因——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嬗变的影响因素52-58
- 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52-54
- (一) 人民公社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型52-53
- (二)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到全面面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53
- (三) 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53-54
- 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54-55
- (一) 由尊崇模式化转向自主探究为主54
- (二) 由就教育论教育转向将教育置于全局化的视角中54
- (三) 由偏重伦理道德到转向法制建设54-55
- (四) 由关注集体到关注集体中的“个体”的转变55
- 三、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变迁55-58
- 第六章 承前启后——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嬗变的历史经验与启示58-62
- 一、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嬗变的历史经验58-60
- (一) 坚持农村教育制度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适应58
- (二) 充分支持农村教育制度发展58-59
- (三) 及时调整农村教育制度发展政策59
- (四) 探索农村本土化的教育发展模式59-60
- 二、新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嬗变的启示60-62
- (一) 适应农村经济体制,落实农村教育制度投入60-61
- (二) 统筹城乡发展,兼顾二元差异61
- (三) 立足农村实际,统筹全局发展61
- (四) 注重科教结合,做好宣传动员61-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振乾;;对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峨建;;为“三农”问题问诊把脉——关于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3 曲铁华;樊涛;;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及影响因素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如珍;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的基础[J];大理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叶美霞,谌卉s
本文编号:1108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