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研究对中外教育家研究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生活史研究对中外教育家研究的价值
【摘要】:生活史研究是借助日记、信件、报纸、自传等记录有关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文献,对研究对象生命历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注重让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说话,而非由研究者对这些材料进行解释和分析。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运用其对中外教育家进行研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活史 教育家 教育思想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生活史也称生命史,是指个体生活的经验历程,即一个个体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的、连续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相互影响的一连串个人状态与情境遭遇。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视角,生活史研究最早出现在1918-1920年。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托马斯(W.I.Thomas)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树人;;关于西方新史学的几点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徐继存;;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3 申卫革;;对教育学研究者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
4 杨跃;;生活史:一种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10期
5 覃桃;;生活史——听生活讲述它自己的故事[J];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01期
6 于述胜;;教育口述史漫议[J];中国教师;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丁;;论视角转移下的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潘捷军;;“史”“志”关系辨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3 李浩泉;周洪宇;;教育活动史研究“四要”[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9期
4 李浩泉;李姗泽;;教育活动史研究对象简论[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5 吉标;;“知识导向”教学论研究的反思与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9期
6 刘伟;刘桂玲;郝俊勤;;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评析与重构[J];情报杂志;2010年S2期
7 王加强;;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8 刘伟;王颖;杜云祥;刘桂玲;张莉莉;;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评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年01期
9 刘伟;王传清;;21世纪我国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1年03期
10 刘伟;王传清;刘桂玲;张莉莉;刘鹏年;;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丹丹;;试论口述史何以应用到教育学术史中[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平;论教师错误的课程资源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龙卓华;永不消逝的记忆[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周作宇;元教育理论及其危险[J];教育研究;1997年08期
5 郭元祥;;课程理解的转向: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兼论课程研究中的思维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1期
6 李学农;;论教师职前教育的经验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0期
7 朱永德;黄少华;;网络行为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天红;陈列;;毛泽东“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来源再辨[J];教育评论;1992年05期
2 阮希建;;学陶十二谈(续五)[J];爱满天下;2005年06期
3 郭文婧;;教育家办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和谐[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7期
4 黄素行;;植物课的教改尝试——苔藓植物的教学[J];生物学通报;1984年03期
5 ;教育家成长丛书(二十一)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J];教师;2011年30期
6 曾伯平,杨廷宝;吸虫的生活史及其蚴期对环境的适应[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01期
7 李帆;当代中国有没有教育家?——教育家向我们走来[J];人民教育;2004年17期
8 ;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J];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2005年12期
9 骆秀曼;;论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10 胡艺文;;建国后第一部《中国妓女生活史》出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顺利;王邓喜;;陇南银杏大蚕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2 熊承慧;夏永亮;郑鹏;王成树;;药用真菌蛹虫草不同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谱的构建[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陆东林;;穴居狼蛛生活习性之初步观察[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张迎彩;刘秀红;董中英;;蟋蟀在安阳县的重发现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梅;戴亚斌;陶建平;周生;韦玉勇;程旭;;鹅赫氏艾美球虫(Eimeria hermani)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梅;戴亚斌;李文良;龚建森;陶建平;;鹅球虫Eimeria stigmosa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吴洪喜;陈琛;应雪萍;张永普;周志明;曾国权;;可口革囊星虫的繁殖生物学与生活史[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陈斌斌;;童年中期不安全依恋及其与行为策略的关系:进化的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艳;沈萍萍;谢隆初;徐宁;齐雨藻;;球形棕囊藻的生活史和个体生态研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刘梅;戴亚斌;陶建平;李文良;;鹅球虫Eimer ia fulva的生活史及其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以瑾;哪条道路通向未来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上海师大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俞可;教育家的父子情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林尧;实现教育家办学须解三道“扣”[N];人民日报;2011年
4 特约撰稿人 谢振杰;河东教育家嘉康杰[N];发展导报;2004年
5 何勇;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N];人民日报;2007年
6 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中心学校 董国雷;农村教育家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河南辉县南姚固学校 赵文陆;谁最容易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敏 彭薇;孕育教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N];解放日报;2010年
10 王湛;为教育家办学创造良好条件[N];天津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则海;乌拉尔甘草生活史型特征及生态机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曹建国;刺五加生活史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世伟;黄海中华哲水蚤繁殖、种群补充与生活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6 冯秀芳;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D];上海大学;2007年
7 王迎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古老残遗物种生活史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0年
8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成理;枯叶蛱蝶生物学特征及种内分化的分子遗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瑶;教育家研究与未来教育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建磊;柏拉图《国家篇》教育思想体系探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徐媛;《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石艳;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珂;地域迁移与职业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戴立霞;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7 韩腊梅;拉伯雷《巨人传》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王睿睿;日本大螯蜚F_2代生活史及沉积物毒理敏感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周晓芳;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振宝;小亚璃眼蜱的生活史和抗菌多肽活性的研究及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8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