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9:02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教师 教育信息化能力 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日趋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教育信息化是以教师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使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本文从研究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涵义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的分析,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对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总结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总体状况,找出影响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问题,从教育观念、管理行为、城乡发展、师资培训以及实际应用五个方面提出培养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能给其它城市和地区在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上提供思路和借鉴。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此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体的描述。第二部分在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之后,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内涵作了剖析和界定。明确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概念,指出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设计与开发有针对性教学资源与软件的能力、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能力四个方面。第三部分是对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现状,并概括出影响这一地区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原因。第四部分是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的策略。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的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第五部分是总结展望。主要包括研究的结论、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教师 教育信息化能力 培养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G63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9
  • 一、选题背景8
  • 二、选题意义8-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1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1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1-13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1
  •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11-13
  • 第二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13-20
  •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13-17
  • 一、教育信息化的起源13-14
  • 二、教育信息化的定义14-15
  • 三、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目标15-17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17-20
  •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17-18
  •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18-20
  • 第三章 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调查分析20-43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问卷调查20-22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20
  • 二、调查的目的20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20-21
  • 四、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21-22
  • 第二节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分析22-40
  • 一、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分析22-24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分析24-26
  • 三、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的数据统计分析26-36
  • 四、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水平差异性比较分析36-40
  • 第三节 影响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40-43
  • 一、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40-41
  • 二、缺少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41
  • 三、城乡不均衡发展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发展41
  • 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41-43
  • 第四章 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对策43-54
  • 第一节 更新教育观念43-44
  • 第二节 强化管理行为44-46
  • 一、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44
  • 二、优化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环境44-45
  • 三、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45
  • 四、注重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45
  • 五、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督导评估45-46
  • 第三节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46-47
  • 一、政府推动合力推进46
  • 二、学校资源共建共享46
  • 三、提高应用综合效益46
  • 四、多种渠道筹集资金46-47
  • 五、紧贴教学服务师生47
  • 第四节 注重师资培训47-52
  • 一、培训原则47-49
  • 二、培训模式49-50
  • 三、培训形式50-51
  • 四、培训措施51-52
  • 第五节 提升实际应用52-54
  •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52-53
  • 二、以应用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53
  • 三、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53-5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4-56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54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的工作54-56
  • 一、研究的不足54-55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60
  • 附录60-64
  • 附录一: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调查问卷60-64
  • 附录二: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访谈提纲6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素兰;日照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侯燕;基于网络的小学中段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凡;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学生公共课厌学现象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9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9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