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审美价值观的沟通——论审美教育与价值建构的内核
本文关键词:价值观与审美价值观的沟通——论审美教育与价值建构的内核
【摘要】:价值构建是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价值观念的树立、认同、选择和评价的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要的途径是价值观教育。作为价值观之一的审美价值观,和价值观之间密切地沟通、渗透、互融,审美教育主要通过审美价值观的影响自然完成对整个价值体系的建构,这也是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得以实施的重要内核。在审美教育中,审美价值观能使价值意识朝着更加高级的阶段发展、升华和持久,并最终以价值观的形态存在于人格结构中。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价值观 审美价值观 审美教育 价值建构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对话: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美育机制”(10YJC720015) 2009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
【分类号】:G40-014
【正文快照】: 我们习惯上将审美教育看作是“美感教育”、“形象教育”、“艺术教育”等等,对审美教育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对审美教育目标和功能的不同定位。一般很自然地想到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培养人丰富独特的美感,提高艺术素养,完善人格结构,使其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祝亚峰;;经典阅读与外国文学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张f3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章池;;马恩悲剧理论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携溺;舒挽溺;;人类精神是艺术创新之魂——兼论形象思维与艺术形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峻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6 袁真;兔鸭之谜[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津津;健身气功科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姣;;草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J];魅力中国;2009年12期
2 黄卫星;;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开发[J];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3 李劝虎;;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8期
4 袁群;崔衡;;大学生审美艺术教育新途径研究——以利用陕西博物馆资源为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5 魏若华;鲁迅先生与审美教育[J];宁夏教育;1983年12期
6 袁宝玲;;试论中等艺校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7 王文哲;;高等学校要重视审美教育[J];高教研究;1995年04期
8 佘惠霖;关于师专数学专业审美教育的思考[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9 武西娜;审美教育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吴光;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方法[J];教育艺术;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樱;;试论音乐史料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刘媛媛;刘太平;;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谭静波;;重视青少年京剧审美教育问题[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农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季伏昆;;以文致美 以美育才——略论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孙燕生;;科技馆之美育[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赵玉梅;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浅论[N];学知报;2010年
2 梁学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学知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方珊;网络,让美育更“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郸城县实验中学 许瑞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周口日报;2008年
6 吴小红;强化青少年的审美教育[N];安徽日报;2003年
7 郑海燕;浅谈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审美教育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9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陈源;语文教学中须重视审美教育[N];广安日报;2005年
10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小林;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D];四川大学;2004年
7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国超;审美教育的生态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9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韶平;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苑琛;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丽;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国友;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萍;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10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