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现代控制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29 02:28

  本文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 应用型人才


【摘要】: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围绕教学改革,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现代控制理论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出发,以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载体,提出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该网络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信息、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等,并对其建设机制和流程进行了阐述。该网络课程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能较好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网络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 应用型人才
【基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立项课题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广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省高校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省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作为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海燕;;网络课程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从庆,丁勇;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婷;余新科;;网络课程论坛建设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4 张平安;;网络课程中的知识结构化表示方法[J];计算机教育;2008年12期

5 王雅丽;;网络课程的进化式开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2期

6 徐卫卫;;基于“学”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21期

7 管萍;刘向杰;刘小河;马洁;付兴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8 叶彪明;基于MATLAB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实验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1期

9 华洁;孙见君;李佳;徐兆军;;“过程流体机械”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10 苏禹;赵慧元;苏秉华;陈蕴基;;数字信息处理课群的教学研究与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泉溪;银兵;许根山;;风神轮胎高温循环水泵腐蚀现象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曹苏民;陆一心;;面向系统方块图的频域数字仿真方法[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3 吴盛英;;数控控制软件设计中的一个问题[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王霏;孙佩卿;;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软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5 王霏;用WALSH函数对线性时变系统进行分析和最优控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任和生;状态观测器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7 康海燕;;基于EJB委派技术的在线抽题组卷策略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黄敏;崔宝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9 董木森;线性定常系统典范分解方法与评注[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彭建鑫;金辉;陈慧岩;;基于最优化理论的离合器接合曲线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丰;李然;陈忠强;冯晓迪;万理想;;基于AMESim的全功能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系统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银梅;付冬梅;刘冀伟;李文晶;;半实物化综合控制实验箱[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王宇;钟秋海;;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建立海上目标识别的数学模型[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高艾;崔平远;崔祜涛;;小行星探测器软着陆自主导航与制导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保;;列车变频空调应用节能效果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西平;支希哲;顾致平;;Hurwitz稳定性判据用于线性多变量系统问题讨论[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烈;陈伦铭;;非零控制输出线性系统降阶观测器设计[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维海;谭成;;复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检测性[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林;王庆光;闫新宏;;山钢集团3200m~3高炉矿槽皮带上料最优控制[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陈石明;刘卫国;;控制系统优化软件PROFI在国华宁海电厂的应用[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婷;离散时间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H_2/H_∞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权建洲;高速工况下H型桁架定位平台的建模与同步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傅林坚;大流量高响应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英杰;负载口独立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郭秀丽;采伐联合机机械手运动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杨利花;可倾瓦与弹性箔片动压气体轴承的性能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启源;独轮自平衡机器人建模与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赵玉壮;油气悬架非线性特性及其阻尼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旭;基于ARM的电阻点焊控制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坤;液体粘性传动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杨中波;自备热电厂工程电气部分研究设计[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维佳;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评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岱荣;空间多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齐秀飞;40t.m液气锤系统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屈海峰;基于嵌入式的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毕武林;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博文,王玉芬,刘宁;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何有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3 董艳,黄荣怀,李晓明,申瑞民;《网络课程课件质量认证标准》的研制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李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吴东醒;;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柯和平;;精品课程高效开发模式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7 ;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暨“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张正强;王艳霞;;“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05期

9 潘树林,卢朝霞;“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改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黄思;杨卫国;梁棣华;江楠;;《过程流体机械》本科教学实验装置的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晓春;网络教育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尚亚丽;基于自主学习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小娟;基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网络学习交互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晖;;网络课程建设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意义[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2期

2 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1期

3 杨爱华;;加强互动交流区管理 促进网络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3期

4 许芹;陆李红;;知识管理融入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5 张鹏;;网络课程建设问题思考[J];内江科技;2007年02期

6 郭利周;张红艳;;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及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曾凡林;陶洪;;高职院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郭宗磊;谭金波;;网络课程建设中引入IA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1期

9 张海萍;;高等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yN江;;高校网络课程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重天;;降低重心,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尹夏楠;;基于会计实践教学的视角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俊海;周秋生;;适宜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显利;张士成;孟宪强;刘茉;;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凤芹;;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建梅;;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培养模式[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赵光年;魏坚;丁彦;;从新型农民的视角探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魏新江;张世民;;也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公丽;;论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高永红;雷学文;金清平;;道桥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和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N];科技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郑晋鸣;盐城师范学院: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建民 通讯员 吴彦;名城名校“联姻”打造应用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俊海 王晏民;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N];中国测绘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董纯进;国际旅游岛应用型人才的摇篮[N];海南日报;2010年

6 秦建莉 通讯员  周海航;为“两个率先”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N];徐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邢兆远;临沂师院为当地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山西电大着力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N];山西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冬素;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N];浙江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李新 记者 潘剑凯;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申;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计算机实时控制[D];浙江大学;1988年

2 尹奕光;PWM型DC/DC变换器混沌机理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3 钱湘萍;同步加速器磁场电源的数字调节器研究设计[D];兰州大学;2011年

4 贾新春;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分析及其控制综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朱善安;电液控制系统辨识及实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1987年

6 缪志农;基于状态空间方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罗仁会;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张细政;复杂电机系统的混合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吕悦;发展方程可控性及其单调性方法[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丁玉才;时滞Markov跳跃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滤波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伟成;基于价值工程法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熊婧;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蒋清文;《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th孺;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董婧;民间美术网络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7 曲伟玉;基于控制理论的海洋生态循环模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阁;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D];河北大学;2006年

9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立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1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11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