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7-11-01 09:39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研究范式 全球化背景 转变带 社会需求 学术诚信 学术规范 挑战 学生需求 杜威 经验主义


【摘要】:正社会科学是西方近代工业化过程带来社会关系复杂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教育学当然也是如此。19世纪初,赫尔巴特为教育现象的解释找到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延用几千年的文学叙事和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20世纪初,杜威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教育实验和哲学探索,提出"教育即成长"、"学校即社会"的全新教育理论体系,使教育学超越了心理学框架,回归到产生它的社会实践、甚至大自然中去。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从知识论到教学论都与西方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科学思想传统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逻辑一致,由此推动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学生、教材和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教育研究范式 全球化背景 转变带 社会需求 学术诚信 学术规范 挑战 学生需求 杜威 经验主义
【基金】:2010年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B-a/2010/25)
【分类号】:G40-03
【正文快照】: 社会科学是西方近代工业化过程带来社会关系复杂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教育学当然也是如此。19世纪初,赫尔巴特为教育现象的解释找到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延用几千年的文学叙事和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20世纪初,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中英,曹绮萍;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文东茅;沈文钦;;知识生产的模式Ⅱ与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4 朱九思;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6 彭忠秋;李仲伟;李正辉;;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冲突及效应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7年11期

7 叶秀山;;康德的“批判哲学”与“形而上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理查德·莱文;;亚洲大学的崛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张红霞;;复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应对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J];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10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及其文化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永玲;“倾听哲学”与“观的哲学”——诠释学发展的两种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万东升;张红霞;;美国2010《科学教育框架(草案)》述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3 王子贤;寇福臣;韩久全;;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4 仝美妮;;浅谈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才智;2011年26期

5 刘兰;编辑出版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02期

6 李欢;;“校园读书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范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李佳圣;;关于新形势下乡村文明建设与发展研究——以鄂东南乡风文明建设为例[J];大家;2012年02期

8 李涛;陆晓鸣;;大学文化创新刍议[J];大家;2012年03期

9 杨莉萍;韩光;;批判性思维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自媛,刘一丁;儿科护理学基础教育中的创新素质培养[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3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修文;高职高专护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宋海军;康德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彦;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弱化及其教育调适[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思惠;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程轶峰;初中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左文静;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铭;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龙妍;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及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陈思敏;;台湾“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德育之互鉴——以对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认知、定位、开掘为视角[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叶国文,陈洁;道德的共同体:教育的政治哲学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5 方明宝;论工具理性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岂之,谢阳举;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年10期

9 薛富兴;;格物致知——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彭忠秋;李仲伟;李正辉;;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冲突及效应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辉;;应对“全球化”挑战 打造精品杂志[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彩虹;蔡蓉;;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范忠烽;何小春;;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李桃;;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诚信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4期

5 雷雪芹;;全球化时代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毛粉兰;;略论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杰;;试论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8 吴叶林;熊春荣;;全球化背景下学术职业流动与大学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6期

9 郑雄飞;;从全球化视角看社会保障——基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辩证思考[J];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01期

10 陈承红;;文化全球化与我国社会安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_";;我们时代的审美选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建设及其审美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Michael Alexander McRobbie;;合作与联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国际合作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臧乃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修春亮;;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臧乃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崔乐泉;;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构建——兼论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张定贵;;全球化背景下贵州民族文化的际遇与出路[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徐诚;寿杨宾;;全球化背景下儒学的走向[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史策;郑恒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回应[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智宏;“学术规范”亟须规范[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孙德宏;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及其启示[N];工人日报;2002年

3 社会学所 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杨雪冬;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断裂和重建[N];文汇报;2001年

5 王庆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现代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6 早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没有闲置[N];东方早报;2007年

7 法学所 信春鹰;全球化背景下的妇女权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施琛耀邋通讯员 罗静 朱颂;法学专家热议“全球化背景下的法治与人权”[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杨溢 赵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策略[N];新清华;2004年

10 宁波大学 钱茂伟;八点建议杜绝“抄袭门”[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2 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D];山东大学;2005年

3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郑国玉;杜威: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D];复旦大学;2010年

5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7 姜海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与中国政治安全维护[D];暨南大学;2007年

8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蒋晓东;马克思实践观与杜威实践观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许太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论国家主权原则的现实地位[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冯艳;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赵艳洁;我国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战略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冀玉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卫卫;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6 刘维华;全球化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徐小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外交[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美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玉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殷文龙;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6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6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