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

发布时间:2017-11-01 17:32

  本文关键词: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德育 知性德育 生活德育


【摘要】:现行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知性德育模式的盛行。改善此境况的有力途径是实现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德育理念的转化、德育形式的转化与德育内容的转化等。
【作者单位】: 开封大学发展规划高教研究室;
【关键词】学校德育 知性德育 生活德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低效性问题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有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了改善这种消极状况而做了不少的努力,但结果仍是不容乐观的。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校德育仍是一种模仿知识的教育,是“传递———接受”式的“知性”德育,而没有转化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德胜;论现代知性德育与生活的割裂[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4期

2 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刊编辑部;2004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冯文全,屈陆;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教育哲学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解翠玲;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2期

4 彭兴富;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的构建[J];求索;2004年02期

5 唐本钰,唐本利;全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6 秦桂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范式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淑燕;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和警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娉;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D];宁夏大学;2005年

4 周悟;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本玉;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荣;中等艺术学校美善相谐德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改;中学德育课回归生活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燕;教学与生活[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陆云峰;走向生活的德育教科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靖国平;论教育与生活的“二重变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杨骞;课程改革与生活化原则[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茂聪;;困境——学校德育面临的尴尬[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07期

2 朱洪秋;;我心中理想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0期

3 盛恺;市场经济意识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1994年09期

4 黎万江;英国学校德育述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之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Z1期

5 檀传宝;;论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04期

6 李忠林;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J];贵州教育;1996年11期

7 石国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德育工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褚远辉;学校德育的“寓它性”探析[J];教育导刊;1997年12期

9 王汉波;关于加强学校德育 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几个问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1997年01期

10 齐欣;责任心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生;;从“双重人格”现象谈学校德育的误区[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王志忠;;例谈学校信息伦理道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吴建东;;略论德育是新世纪人才的道德基石[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6 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7 许练光;;认识是基础 措施是关键 系统是保证——玉林市卫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符景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研究[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成才;;关于学校诚信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彭丰;倪双琴;;休闲体育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师大;北师大“学校德育推进发展计划”项目启动[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王文博 实习生 周丽波;伽师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建设[N];喀什日报(汉);2009年

3 李俊嫦 米道宽;全州学校德育暨安全工作会召开[N];阿坝日报;2010年

4 吴越;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挑战[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夏婧邋鸣琦;全国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研讨会在陕师大召开[N];陕西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哲;让学校德育更有实效性[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中国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田建国;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逯阳;加强学校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张余波;应重视劳动教育[N];潮州日报;2008年

10 市三完小 葛德发;让学校德育进入学生的寒暑假[N];郴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亚芳;英国的学校德育[D];浙江大学;2002年

2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敏;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金洙成;儒家思想对中韩学校德育的价值及启示[D];延边大学;2001年

7 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慧玲;教会学生道德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韧青;中国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静;社区环境的优化与学校德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7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7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