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对其自信状况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4:31
本文关键词:青年学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对其自信状况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信任感知 情感信任感知 成就动机 依恋类型 自信
【摘要】:青年学生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阶段。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主要基于他人的评价以及自我的判断,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信任与自信。所谓信任是指对方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个体可靠性的一种概化期望,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评价机制,信任对个体自我判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而自信则是青年学生对自己的认可、接受、支持和肯定,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 本研究立足于青年学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和自信状况之间的影响关系,以认知信任感知和情感信任感知两个不同的维度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并引入了成就动机和依恋类型这两个重要的人格特质作为中介变量,解释了认知信任感知和情感信任感知对自信不同维度的影响路径。 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在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检验理论模型,并得到如下结论: 1.被试青年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信任感知水平,较高的自信程度和成就动机,较为安全的依恋模式。 2.认知信任感知通过成就动机独立的中介作用影响青年学生的成就自信、才智自信和品质自信。成就动机与信任感知和自信程度均正相关。 3.情感信任感知通过依恋类型独立的中介作用影响青年学生的成就自信、品质自信和人际自信。依恋类型与信任感知和自信程度均负相关。 4.情感信任感知通过依恋类型对自信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大于认知信任感知通过成就动机所产生的影响。 5.依恋类型对自信所产生的作用大于成就动机所产生的作用。 6.自信内部各维度间,人际自信对品质自信存在中等程度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3 夏勉,谢宝国;用整合的视野看内部工作模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0期
4 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凌云;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50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5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