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价值教育概况与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英国价值教育概况与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梳理英国价值教育发展历程、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特色与价值教育实践特点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价值教育研究与实践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教师与学者要在研究中密切合作,努力追求作为整体的价值教育以及为价值教育实践学校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始了解、认同和实践价值教育,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政策层面开始重视和支持价值教育,有关价值教育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与政策法规大量涌现。价值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实践重要的前进方向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英国在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虹斌;;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3 韦永强;;教师个人教育理论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4 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龙宝新;;教育观念能撑起教师教育的大厦吗——对专业型教师教育核心理念的质疑与反省[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李虎林;;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对职前教师教育的改进——以西北师范大学经验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4期
8 冉亚辉;;对教育理论“学以致用”论简单化的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9 李子运;;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形态[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张东;李森;;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光海;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践环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殷志坚;教研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4 郗涛;论应用性教育理论的结构[D];山西大学;2009年
5 胡东坡;当代校长引领学校变革的内在依据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佳;四川藏区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安利;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彦丽;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朱晓宏;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兼评“理论脱离实际”说[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志荣,蔡小燕;夯实基础教育 推进教育创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彭仕弘;;英国基础教育概况[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3期
3 ;菲律宾实施新的价值教育后出现的新动向[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2期
4 伊咏;;刍议英国在职教师教育[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10期
5 王自光;“乡管教育”问题讨论综述[J];中小学管理;1990年04期
6 陈明华,秦志强;“碎花瓶理论”的启示[J];教育文汇;2002年08期
7 ;英国 学生旷课 家长坐牢[J];青少年科学探索;2004年01期
8 汤学儒;;感悟英国的基础教育——海外培训考察及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4期
9 赵一成;联合国亚太地区科学技术与价值教育培训研讨会在沪举行[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3期
10 李萍;我的英国之行——感悟英国的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罗晓燕;;青春期,呼唤爱的辅导 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徐晖;;扩充优化教育资源 壮大中心城区基础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樊香兰;;新中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历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6 杨艳霞;;关于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姚爱雨;;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教育改革模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姚爱雨;;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教育改革模式[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 茂;英国基础教育敲响警钟[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记者 郭林;英国学生逃学问题严重[N];光明日报;2005年
3 孔韦忠;基础教育:选择均衡[N];太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曲唐;基础教育学校将享受更多“阳光”[N];威海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宝敏;天津打造基础教育领军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高赛;“新乡村行动”关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黄文虎;关于改革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8 耿联;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在宁开幕[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月宁 蒋廷玉 实习记者 葛灵丹;让十五年优质基础教育普惠孩子[N];新华日报;2010年
10 宋立宝;民盟研讨基础教育工作[N];团结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青;中国民办教师转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牛富河;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及运行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王爱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全明宇;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崔随庆;美国教师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志伟;上海市财政教育支出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燕;生命哲学视野中的综合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吴庆伟;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教育生态学解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尹艾华;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4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5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