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
本文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
【摘要】:虚拟学习社区具有自发、自管、自调的特点,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呈现极强的内在耦合性,如果社区中的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发表的作品及跟贴达到一定数量、社区中教师具备沟通智慧与反思习惯、社区中的知识权威和意见领袖发挥影响、教育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这几方面满足了耗散结构的产生条件,虚拟学习社区就会出现自组织的特征,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真实生活——网络时空中师生关系、角色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编号:09YTAZH029)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教育及其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研究”(编号:08YBA073)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虚拟学习社区及其自发与自管性特点虚拟学习社区是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感兴趣且目标与价值观指向趋近的人自愿组织、自发形成的网络学习组织。学习者以一定身份参与社区的教学过程,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和活动丰富多彩,交互形式灵活多样,其中以交互学习、个别学习、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鹏;王建华;;虚拟学习社区的个别化学习系统设计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2 吴彤;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6期
3 孙佳音;高献忠;;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特征及其规则生成问题[J];学术交流;2008年07期
4 李景平,刘军海;复杂科学的研究对象:非线性复杂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武艳君;刘丽晶;;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义课程樊篱及其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6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7 李伟;;回归实践 回到理解——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停办看美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8 曾晓东;;美国“择校”中的争论:问题的性质及制度涵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9 曾晓东;;“择校”对义务教育制度的挑战及发达国家实践中的“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10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喻洪流;钱省三;关慎远;;机电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红;论远程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刘永谋;夏学英;;虚拟社区话语冲突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苏丹;;关注新型网络学习工具Blog[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隽;张筱兰;;Blog技术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J];甘肃科技;2006年05期
5 张艳玲;张爱丽;;从自组织理论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6 范晓屏;孙居好;;我国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7 吴彤;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6期
8 王周焰,王浣尘;复杂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4期
9 李景平,刘军海;复杂科学在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1期
10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媛媛;;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和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2 林青松;;基于学习交往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J];吉林教育;2008年31期
3 于海军;田秋艳;;基于个性化学习的中学生虚拟学习社区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8年06期
4 林秀曼,吴芸,陈毓超;协同学对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启迪[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1期
5 张锦p,
本文编号:1155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5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