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01:18

  本文关键词: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教育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公民教育研究


【摘要】:公民教育日益成为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重要教育领域,而公民教育评价的鉴定、激励和导向作用也不容忽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开展了三次公民教育评价项目,其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展的“公民教育研究(CIVED项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借鉴效仿的典范。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CIVED项目的著作、报告和论文,理清写作思路,深入探究CIVED项目的评价框架、评价设计、评价结果,总结CIVED项目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有助于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借鉴之处。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开展的“公民教育研究(CIVED项目)”做了简要概述,包括研究背景、双阶段研究设计、八边形评价框架、参与国与地区,以及目标人群等。其中双阶段研究设计和八边形评价框架是贯穿CIVED项目始终的设计理念。 第二部分阐述了CIVED项目的评价设计,包括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工具的设计、例题分析、样本筛选、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其中第一阶段的案例研究成果为评价内容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态度、公民参与三个方面,此外学生的个人背景信息也被列入考查范围。 第三部分详述了CIVED项目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分为公民知识、公民态度、公民参与三大方面。最后还对公民知识和投票这两个变量做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求学志向和家庭藏书数量对其公民知识水平影响最大,而公民知识水平又是影响学生投票期望的重要因素。 第四部分总结了CIVED项目的特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价指标科学全面;注重生活环境的考查;公民参与内涵扩大化。 第五部分为启示。通过前面几部分的系统研究以及我国当前公民教育和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公民教育应该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重视正规教育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国社会文化情况构建本土特色的公民教育模式。 本文的特色在于对CIVED项目的设计理念和评价框架做了系统研究,而不局限在评价结果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公民教育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借鉴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波;;国际教育成绩评估的发展历程、研究项目及其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2 王正青;;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理念与方法——ICCS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框架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3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4 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5 马文琴;;IEA跨国公民教育研究分析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6 段晓明;;国际视野下的公民教育趋向——基于ICCS调查研究的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2期

7 韩芳;李维U,

本文编号:1183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83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