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怎么改——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怎么改——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改革 教育体制 教育规范 教育观念 教育活动 教育机制 教育现象 受教育权 改革内容 问题研究
【摘要】:正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底怎么改,这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近年来,笔者由于有机会参与国家一些重大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调研、起草和修订工作,同时,也在做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研究"(基本都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底怎么改,这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近年来,笔者由于有机会参与国家一些重大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调研、起草和修订工作,同时,也在做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研究”(基本都是围绕中国教育改革怎么改的问题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亚林;分散化管理:中国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4期
2 王希尧;关于中国教育改革深层问题的几点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3 王学;;解读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独特路径——评《交流与改革: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6期
4 孙俊三;;教育交流推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证研究——评《交流与改革: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1978~2000)》[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5 孙绵涛;;中国教育改革怎么改——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张天保;吴国栋;王立生;;波兰教育体制考察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1986年06期
7 贺正南;;改革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升学教育体制[J];湖南教育;1987年10期
8 刘学兰;;德国教育考察见闻及思考[J];广东教育;2002年Z1期
9 ;学习社会 全民教育——韩国构筑教育共同体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体制[J];世界教育信息;2003年10期
10 陈开华,聂国朝;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探析[J];求实;2004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孙绵涛;;教育管理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孙启舜;;全纳成功素质教育——21世纪中国教育的成功之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裴娣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5 张路雄;;现代化、市场化下的中国教育体制[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6 陶宏开;;推展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林;吴有富;;中法教育体制对比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洪波;;日本近代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以“近代学校之父”森有礼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周帅;杨宜勇;;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孙绵涛;;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宝;期待革新的步伐[N];浙江日报;2011年
2 记者 赵仁伟 仇逸;用“硬杠杠”防止决策“假落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张渺;省陶研会年会在宜召开[N];安庆日报;2009年
4 杨民;书写教育辉煌的明天[N];四川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惠玲 王悦;新机遇 新起点 新希望[N];铜川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暄;世纪之问 加速破题[N];人民日报;2010年
7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刘亚东;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N];科技日报;2001年
9 吴 钩(广东);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成功的吗?[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刘垠;教育改革 从原点再出发[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显吉;中国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谢桂新;论爱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勇;思维在困惑中涌动——对中国教育改革需要系统理论指导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曹占霞;转型期我国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中的职能定位[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冬梅;流动社群与跨国教育:以近代晋江籍菲侨创办的华校与侨校为例[D];厦门大学;2009年
6 郭亚红;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张力华;教育体制改革中创新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笑笑;基督教影响下的山西教育[D];山西大学;2010年
9 林婀苗;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田瑜辉;个性发展与教育体制内在冲突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5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25471.html